姐姐色网址
姐姐色网址
探花 眼睛妹
你的位置:姐姐色网址 > 探花 眼睛妹 >
C神偷拍 秘方治疗17种遒劲病

C神偷拍 秘方治疗17种遒劲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慢性炎症,为一种常见多发病,有病程长、病变杂、反复发作等特性。多在冬季发作,春暧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可不分季节终年存在。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临床中诚“咳嗽”、“痰饮”范围,临床上以“咳嗽、咯痰、喘气”为主证。本病与“肺、脾、肾”三脏筹商。肺主气,司呼吸,外合外相,若邪客于肺部,导致肺气郁闭,发而为咳。内有失调,脾不健运,湿聚痰浊犯肺,甚或肾阳不足,气失摄纳,水泛为饮,窒碍不宣,成喘成痰。治疗时应辨明病位所在,标本兼顾,随证立法。

方一:新方气管炎片(王定宝,方)。

【构成】闹羊花16克、法半夏16克、麦冬32克、西党参24克、炒粳米24克、红枣16克、甘草16克。

【用法】闹羊花、粳米共研细末,过20目筛,红枣、麦冬、法半夏、西党参、甘草共熬浓过滤,去渣取汁,微火浓缩成膏状,加入:闹羊花、炒粳米末,拌匀后烘干,研成小顆粒,过30目筛,继用2%润滑剂(滑石粉护钢模)压片。每片重0.25克、每晚服1次,每次服1片,赤子酌减,温滚水吞服。久咳喉内不适者也可含服。

【注释】新方气管炎片,是以闹羊花为主药,每片含生药约0.0975克。闹羊花是麻醉药,能镇痉止痛,是治气喘的特效药。本方用于临床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而且有使用方便、价廉等优点,很受患者的谅解。服用过量出现中毒症状者,应立即横卧休息,重者可口服葡萄糖或白糖水200毫升(含糖约40克独揽),1~2小时后,即回报正常。中毒致死量尚未经动物教诲,其待作系统归来与进一步预计。

【病案例如】肖某,男,60岁,病历号1979(内)069。其患咳嗽、吐痰、气喘、胸闷数年,尤以夜间为甚,曾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燕服用西药,疗效欠佳。给服“新方气管炎片”,每晚4片,1次吞服,连服4夭后,诸症悉平。

方二:复方白屈菜(童维新方)。

【构成】白屈菜20克、茯苓10克、款冬花5克、黄精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10天为1疗程。

【注释】白屈菜,笔名:地黄连,属罂粟科植物,具有镇痛、止咳、利尿、解毒等功用。本方经药理说明有较好的镇咳、祛痰作用,平喘的作用略差。服用本药后少数东谈主会有胃部不适、便溏、恶心、腹胀、头晕等症状,一般均较轻,不需停药,3~5天后可自行缓解。

【疗效现察】应用881例,经4~6个疗程的治疗,总灵验率为95.3%,显效以上为65.1%。

方三:肺脾益气汤(杨锡安,方)。

【构成】党参15克、黄芪9克、当归9克、白芍9克、焦术9克、茯苓9克、制半夏9克、紫菀9克、山萸肉9克、陈皮6克、远志6克、旋覆花6克(包),煅牡蛎30克(先煎),麻黄2克、桂枝1.5克、防风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由“四正人汤”方加减而成,具有培土生金、补脾益肺之功能,主治肺特性虚的忮性支气管炎。通过临床实践阐发,以此方为基础方,再鸠合具体病情面况加减应用,关于慢性支气管炎吞并肺气肿者,治疗恶果是可靠的,惟要坚持服用。

【病案例如】张某,男,51岁,工东谈主。于1978年1月16日来诊。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以10年余,并发肺气肿近6年,嗜烟洒(已戒),面色萎黄,每至冬季复发,咳嗽,痰白,气促胸闷,晨起尤甚,动则胸不舒,气促加重,胃纳差,夜寐不安,脉千里细而弱,舌淡胖,苔薄白。西医查验:一般情况尚可,心界不大,心律都,两肺呼吸音弱,腹平认,肝上界笫7肋间,肋下2公分,脾未涉及。胸透:两肺纹理增祖,透光度增多,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吞并肺气肿。

中医辨证,为:肺特性虚。治宜:培土生金,敛纳肺肾之气。投以“肺脾益气汤”。药3O剂后,去:麻黄、桂枝。坚持服药至1978年12月7日,前后共服122剂,此时眠食转佳,痰少咳止,已能上夜班使命,并能上山磨真金不怕火躯壳。

于1979年3月胸透查验:右下肺纹理稍增重,两肺未见实质病灶,心膈无特殊。此后改用“都气丸”、“百合固金丸”,各10克,逐日日夕轮流服用,至夏日停服扫数药物,徤康气象一直考究,冬季也未见复发。

方四:四佛合剂(郭一钦,方)。

【构成】四季青15克、佛甲草30克、苍耳草30克、黄芪30克、党参45克。

【用法】上药制成500毫升糖浆,为1周量,逐日3次,每次20毫升,滚水冲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快播在线影院

【注释】本方以四季青、佛甲草为主药,有苦寒清热、止咳化痰之功,苍耳草取其祛风散热的恶果>黄芪、党参补脾益肺,故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扶正固本之功能,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对脾胃功能衰退以及老年气虚患者尤其灵验。从远期疗效来看,若坚持服药,能防止肺功能的恶化。

【疗效现察】治疗330例,症状戒指5.2%,显效22.4%,好转53%,总灵验率为80.6%,其中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灵验率为68.6%,慢性贻违约的治疗灵验率为86.2%。

方五:温阳除湿汤(蒲辅周,方)。

【构成】台党参9克、白术6克、茯苓9克、法半夏9克、化橘红6克、桂枝4.5克、五味子1.5克、淡干姜3克、附子9克、肉豆蓮15克、破故纸如克、山药30克、芡实30克、砂仁15克。

【用法】先水煎服,逐日1剂,待病情缓解后真金不怕火蜜为丸,每服6克、温滚水送服。

【注释】本方具有健脾除湿、温化痰饮之功效,主治阳虚脾湿的慢性支气管炎。本方不是平直治肺,而是保重脾肾。前东谈主合计,阳虚脾湿,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木方用六正人汤合苓桂术甘汤如味,以健脾除湿、温化痰饮,再加附子等温阳,阳气激越,痰浊自除,咳嗽则止。

【病案例如】易某,男,60岁,1958年2月9日,初诊。患气管炎三四年,咳啾冬季尤重,吐白痰多,夜间咳甚,只可睡三四小时。纳少,便溏日4~5次。脉绥滑,舌苔白腻。属阳虚脾湿,治宜温脾除湿,拟以“六正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

处方:台党参9克、白术6克、茯苓9克、法半复9克、化橘红6克、桂枝4.5克、五味子1.5克、淡干姜3克、炙甘草3克、红枣4枚。

二诊:咳嗽松开,就寝较好,能安睡五六小时再咳,痰量减少、易吐出,饮食稍增多,大便日2~3次,尚不成形。脉两寸微、两关弦、两尺千里,腻苔减退。属阳虚湿盛,治宜温阳化湿。原方加附子(先煎)9克、后用丸药保重巩固。

处方:台党参15克、白术15克、干姜9克、炙甘草15克、附片30克(先煎),煨肉豆蔻15克、煨诃子肉15克、五味子15克、破故纸30克、化橘红15克、淮山药30克、芡实30克、砂仁15克。共为细末,真金不怕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温滚水送下。

方六:蚬壳方(湖南省涟源县卫生局)。

【构成】蚬壳。

【用法】将蚬壳煅透,研成细末,制成糖衣片,每片重0.5克。一般逐日3次,每次3片,10天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

【注释】蚬壳,笔名:扁螺,与文蛤同类异种,为帘蛤科动物,性咸温无诲。《本草拾获》烧灰饮服,治反胃吐食,除心怀淡。《纲要》“化痰止呕,治吞无语痛及暴晐”。临床不雅察对“咳、痰、喘、炎”均有一定治疗作用,迥殊是有较好的平喘作用。应用本方60%以上的病例在3~4夭内起效,最迟不超过7天。

【疗效不雅察】应用1500例,近期戒指435例,占29%;显效490例,占32.7%,好转500例,占33.3%;无效75例,占5%。

方七:加味三拗汤(张奎选,方)。

【构成】炙麻黄6克、炒杏仁6克、甘草6克、前胡9克、桔梗6克、紫苑9克、炙兜铃12克、百部6克、百合15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川贝母6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2次服。

【注释】本方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的基础上,加:“前胡、桔梗、紫菀、兜铃、百部”等,以宣肺止咳、祛痰平喘,主治寒邪犯肺、肺失宣降的慢性支气管炎。

【病案例如】陈某,男,43岁。于1977年12月21日来诊。患者自上周运转,咳嗽不啻,胸闷气逆,咳泡沫块,头痛怕冷,恶风无汗,曾服用“棕色合剂”、“利嗽平”、“气管炎丸”等药均未奏效。患者于年前在某西病院曾查验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积年交曩昔咳嗽,有痰而未几,每遇风凉,咳嗽常常。诊其脉象轻狂,舌质红润,苔薄白。投以“加味三拗汤”,再加苏子、苏子梗,各9克、冬花9克。服药3剂,于12月23日复诊,诸症基本放弃,唯咳嗽仍较频;上方,去:苏子梗、冬花,加:生阿胶9克(后入),继服3剂,诸症所有这个词放弃。随访年余,未见复发。

王某,男,52岁。于1978年11月23日,来诊。据病者述,慢性咳嗽已20余年,每次多因受凉而引起发作,持续2个月独揽方可缓解,曾经X光拍片查验,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这次询之喉痒发干,咳声重浊,痰白而粘,胸脘作闷,气促喘急,神疲纳呆,小便纯净,大便微溏。诊其脉象弦滑,舌质淡胖,苔臼微腻。投以“加味三拗汤”,加:制南星6克、白芥子9克。服药3剂,诸症大減,呼吸巩固,然粘痰仍多。原方,去:南星、白芥子,加:法半夏9克、云苓9克,以祛痰健脾,再进3剂,症状所有这个词放弃。因其修养年迈,故又予以东谈主参健脾丸,取其“培土生金”之意,以使疗效巩固。

方八:泻白合黛蛤散加味(黄文东,方)。

【构成】桑白皮12克、地骨皮12克、仙鹤草30克、麦冬9克、侧柏叶9克、竹茹9克、枇杷叶12克(包)、白茅根30克、制川军9克、黛蛤散15克(包)。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2次服。

【注释】本方用“泻白散”清肺热,麦冬,养肺阴,“黛蛤散”平怒气,佐以枇杷叶、竹茹,润肺止咳化痰。方中又用仙鹤草、侧柏叶、白茅根,凉血止血。黄老善用制川军化淤止血,推陈致新。本方适用于素体怒气偏旺、阴虚火扰、灼伤肺络、烁液为痰的慢性支气管炎,证见咳痰带血、胸痛身热者。若胸闷胸痛者,加:郁金,以解郁宽胸。对肺燥咳血之证,黄老合计常须“清肺润燥”与“平肝降火”两法同用方能奏效,使火降而咳渐愈,肺气得清,络血不致外溢,则咳血可止。服药后病情天然松开,还须不绝治疗一个时期,以防复发。

【病案例如】工某,女,35岁,工东谈主。

初诊:1975年8月1日。患者素有慢性支气管炎,十年来时常咳血。昨起略有咳嗽即痰中带血甚多,胸闷痛,上身热,大便干燥。苔薄,脉细弦而数。此为怒气犯肺,灼伤阳络。拟清肺平肝,和络止血,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味。

桑白皮12克、地骨皮12克、仙鹤草30克、麦冬9克、侧柏叶9克、竹茹9克、枇杷叶12克(包)、白茅根30克、制川军30克、黛蛤散15克(包)。7剂。

二诊:8月9日。服药后咳血已止,胸闷痛、身热均减,大便也转滋养,苔、脉如前。再守首肯。前哨,去:竹茹,加:郁金30克。7剂。

方九:十铁丸(云南省玉溪地区卫生局)。

【构成】一支箭、叶下白草、疮腮树根、铁扫帚、十大功劳叶、甘草。

【用法】上药打成粉末,再以1∶1.7的含量搀杂成丸,每丸10克。每次1丸,逐日2次,10天为1疗程。

【注释】本方功能清热消炎,镇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方中:一支箭,性凉味苦,有滋阴凉血、消炎止咳作用,祛痰恶果尤佳;叶下白草,性温味辛,有除瘐定喘、祛风消肿作用,以平喘见长;疮腮树根性凉味淡微甘,有消炎止痛、祛风活血作用,水煎剂镇咳、平喘较好,而醇制剂祛痰作用较强;铁扫帚有较强的止咳、抗组织胺及消炎作用;十大功劳叶养阴清热、补益肝肾,治肺虚咳嗽;甘草主要取其祛痰润肺解毒之功。

【疗效不雅察】治疗1065例,显效率为58.3%,灵验率为89.6%。

二、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禽见的支气管过敏响应性疾病,发作时阐扬为喘气、气急、咳袂、呼吸艰苦、难以横卧。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哮”和“喘”的范围。其发作与气温变化、风凉刺激、吸入或食用过敏的物资、劳累、烟洒等筹商,可因痰浊内伏于肺、寒凉或热而诱发。如哮喘年久反复发作可致“肺、脾、肾”虚。支气管哮喘的辨证分型,可分为“寒证、痰热证、痰浊证、虚证”四种。寒性哮喘和热性哮喘为哮喘发作期所见,虚性者在缓解期见到。是以治疗大法为:发作期宜祛邪宣肺、豁痰利气平喘以治其标,缓解期宜补肺健脾益肾以治其本。

方一:防喘汤(庄奕周,方)。

【构成】冬虫夏草10克、黄芪12克、红枣10枚,猪肺1具。

【用法】取猪肺(不落水)与诸药净水炖烂,饮其汤,食其肺,每于哮喘有发作先兆时用。

【注释】本方具有滋肺补肾益气之功效,对肺气年迈、卫外不固引起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病东谈主用之奏效极好,是以时常用于防止支气管哮喘发作家。

【病案例如】王某,女,45岁,干部。患支气管哮喘已10多年,每因风景骤变或伤风时发作,经过多方治疗,未见恶果。曾打针东谈主血丙种球卵白6次以防止伤风及哮喘发作,均未奏效。查见,患者语言声低,疲乏无力,平时汗多,纳食二便尚可,脉细弱,舌淡,苔薄。证系肺气年迈,卫外不固。嘱用“防喘汤”,以保肺益气,在风景变化、有伤风或哮喘发作先兆时用之,平时可燕服“六正人丸”(汤)之类药物。如斯半年即未见哮喘发作。

方二:脱敏汤(朱秀峰,方)。

【构成】炙麻黄9克、钩藤15克、葶苈子9克、乌梅6克、蝉衣9克、石苇30克、甘草3~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2次。

【注释】方中麻黄、乌梅、蝉衣,用于抗过敏,由于支气管哮喘属I型变态响应性疾病(即过敏性变态响应),是以抗过敏处置尤为迫切。本方不仅能用于支气管哮喘,而且关于过敏性菸炎、皮肤病的瘙痒以及喘气型支气管炎也有一定的疗效。若营卫不和者,加:桂枝、白芍;寒痰伏肺者,加:川椒、干姜、细辛、五味子,痰热蘊肺者,加:鱼腥草、金荞麦、秦皮、潸潸草、海浮石。肺肾阴虚者,加:玄参、麦冬、木蝴蝶、青果等。曩昔咯痰黄稠、量多,或有咯血史,加:芦根、苡仁、冬瓜仁、侧柏炭、鱼腥草、金荞麦。伴有风热表证者,加:荆芥、防风、白芷、板蓝根、贯众、野菊花。

【疔效不雅察】应用92例,大多为经过抗菌素、氨茶碱、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及其他中药治疗无效者,经用本方治疗后近期疗效,总灵验率达94.2%,显贵戒指达54.2%。不雅察40例远期疗效,总灵验率87.5%,其中不雅察2~4年6例,4~5年10例,6~7年15例,8年以上9例。

方三:加味前胡汤(郑侨,方)。

【构成】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金银花15克、款冬花9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忌食腥辣之物)。

【注释】本方选择前胡汤(前胡、杏仁、桑叶、知母、麦冬、黄芩、金银花、甘草)苦微贱辛甘之品,清热化痰,佐以桔梗载之上浮,直达肺脏。款冬花,泻热润肺,消痰除烦,止咳逆上气喘满。枇杷叶,泻肺降火,火散痰消,哮喘则止。本方具有清热化痰、宣肺利气之功。用于痰火犯肺,淤塞肺窍,肺失肃降引起的支气管哮嗤。张景岳,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非论肺脏自身受外邪侵袭或他脏累及肺脏,而致的肺热喘嗽证,均可治之。

【病案例如】康某,女,26岁,干部。于1970年3月5B就诊。患者已发病数月,晐嗷喘气,咽中痰鸣,呼吸艰苦,咯痰色黄粘稠,胸满闷痛,口渴心烦,面红唇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劲。证系痰火犯肺,淤塞肺窍,肺失肃降之职,气遒不利而致喘嗷。经西医查验,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其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利气,投以“加味前胡汤”。病东谈主服药4剂,脉转绥滑,舌苔退泰半,咯痰爽,痰微黄不稠,胸闷痛除,呼吸匀,哮嗤止。此乃痰火败,气谈利。仍继用原方,去款冬花,加:天花粉12克、又进5剂,病获痊可。

方四:五磨四逆散(周世印,方)。

【构成】千里香6克、乌药10克、肉桂4克、黄连9克、木香6克、柴胡12克、大白12克、枳壳12克、杭芍20克、甘草6克。

【用法】先以黄连、杭芍煎水,再以此药水磨制其余药物,以磨细为度。然后再一谈共轻煎,逐日1剂,分4次服用。

【注释】哮喘乃为气机升降出纳失其常度所致。本方用五磨饮调气降逆,杨达气机,以四逆散疏肝解郁,长入肝胃,则高下调杨,气机无阻,不治喘而喘气缓解。五磨饮与四逆散不是治喘之主方,但两方相投,正合病机,实为治本而愈疾。用黄连等煎汤磨诸药,因诸药多气息俱厚,磨则取其气息俱到,更好地阐述药物的作用。磨法时时被后世所淡薄,为医者应细究制剂之理,以交融古东谈主制方之惫。本方具有解郁泄热、调肝降逆之功能,可用于肝气郁结、气机失调所致的气逆不降、上气喘气。

【病案例如】李某,女,21岁,社员。3年前患伤风,持续月余而愈,愈后仍感胸闷,咽喉不利,其时未能解救,继之发生喘气,每春夏之交或恼怒之后病情加重,且喘气不行横卧,咳嗽吐痰未几,经多方治疗不行戒指。若季节已过或气平怒消,症状可自行缓解。这次犯病已5夭之久,是因在家中受气而发。经某西病院化验“血、尿、便”旧例均无特别,透视两肺纹理明晰,心肺正常,诊为:①支气管哮喘。②癔病。患者咽喉有痰鸣,喘气而不行胸闷呃逆,腹满,不想饮食。曾服用抗菌素、氨茶硷、安定等药物,只可暂时缓解,也作过默示疗法,未奏效。脉缓弦有劲,舌淡苔薄。给其服用“五磨四逆散”。服药1周后病情缓解,发作松开,发作持续时候裁减,胸闷、呃逆已除。续用上方,加入:射干10克与黄连、杭芍,同煎磨制诸药,治疗月余,症状所有这个词戒指。

方五:参蚧散加味(郭子光,方)。

【构成】蛤蚧2对(去头足),东谈主参15克、山药60克、甜杏仁24克、千里香(上等)12克、肉桂(上等)12克、京半夏30克、黄芪60克、紫皮胡桃60克、炒白果30克、桑白皮30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面为一料药,密装备用。每次4~6克、逐日3次,滚水送下。

【注释】本方功能利邊肺脾、豁痰降气,以定喘嗽。治疗肺特性虚、浊痰不散、疾气搏结、本虚标实的支气管哮喘。通过俭临床实践体会到,“参蚧散加味”似有改变东谈主体响应性及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帟性的功能。在临床上郭氏时常用本方以协助激素的撤停。在配合西药的治疗经过中,逐渐撤去激素和止喘药物,运转时以越悝越少越好,直至所有这个词停用激素和止嗤药等西药,然后再逐渐减少“参蚧散加味”的用量,方法是以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和每次的用药量,直到所有这个词停药,通盘经过须持续半年,以致1年。

【病案例如】徐某,男,45岁,干部。发作性痰鸣气喘已4年余。病东谈主于4年前患病后即气喘,遇冷、受凉或闻煤气即发作。发作时胸紧,咽塞喘气,咳嗽,咳吐白色粘痰后稍觉宽舒。病情逐年加重,发作渐次频繁,且持久。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曾用麻黄素、肾上腺素、氨茶硷治疗,运转效采尚好,后渐感恶果欠安。频年来病情又渐加,每至夏秋二季发作严重,而入冬春则感缓解。一年来西医用强的松逐日3次,永恒服用,夏秋时间不行一日无须,用时还应用止喘气雾剂,随身佩戴,稍感胸闷、气紧,即须实时喷雾。患者且易患伤风,稍受冷即打喷嚏、头痛、全身不适,无烟、酒嗜好,二便自调。面色白,舌淡苔白,六脉千里绥。症属太阴虚喘,痰气搏结,升降不利。治宜发时治标,平时治本,都头并进,两补肺脾。强的松、气雾剂如常使用,以控发作,并用“参蚧散加味”,大补肺脾,豁痰降气,扶正固本,以图根治。

连服“参蚧散加味”4剂,4个月后停用全部西药,精神好转,龙马精神,体质增强。用至1年后停用全部药物,随访3个夏秋未见复发。

方六:①、双红抗喘片(沈阳民间秘,方)。

【构成】红砒0.003克、枯矾0.013克、豆豉0.05克、碘化钾0.1克、橘红、瓜蒌仁、生地,各4份。

【用法】以上系3片量,制成片剂,逐日3次,每次服3片,赤子酌减。

②、五海咳喘片(沈阳民间秘,方)。

【构成】麻黄2.4克、海浮石2.4克、炒杏仁1.5克、生石膏4.5克、海螵蛸1克、五味子1克、甘草1克。

【用法】制成片剂(以上系4片量),逐日3次,每次服4片,赤子酌减。

【注释】双红抗喘片,对哮喘吞并气管炎或肺气肿等较重病例有考究恶果,但药效阐述较慢(3~7夭奏效),且其毒性较大,服后时时有腹部不适及脸面浮肿、唇舌发麻、周身酸疼等响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五海咳喘片对单纯支气管哮喘疗效昭彰,作用较快(2~4夭奏效),但个别病例有心跳、失眠等反作用。

【疗效不雅察】共治疗274例,用①方治疗109例,闭幕所有这个词缓解15例,显贵缓解31例,缓解48例,无效15例,灵验率86.2%。用②方治疗165例,闭幕所有这个词缓解40例,显贵缓解59例,缓解60例,无效6例,灵验率96.4%。

方七:消喘汤(苏礼,方)。

【构成】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3次服。

【注释】本方乃由“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等中医治喘方筛选配组而成,具有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效,多用于痰饮喘咳。方中重用麻黄宣肺平喘,细辛,温肺化饮,射干,平逆降气,半夏,化痰蠲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以制细辛之散,生石膏,清肺解热且制麻黄之“汗”,炙甘草,润肺止咳、长入诸药,共奏化痰宣肺平喘止咳之效,俾喘因肺宣而平,咳因痰降而止。俗称“细辛不过钱”,本方用至9克、相配3钱,但唯有对症准确,配伍正当,临床应用尚未见不良响应。此即《内经》所云“有故无殒,也无殒也”。

【病案例如】区某,男,39岁,农民。患者自10岁缘故伤风受凉并发咳嗽哮喘,后经治疗好转,但以后每遇冷即咳喘不已,渐趋加重,虽经多方治疗而恶果欠安。频年来每次发作即抬肩仰喘,状甚可怜,应用麻黄素、氨茶硷等不行止,而用副肾素能缓解20~30分钟,静滴激素等药一般要1天独揽才能缓解,嘱服用“消喘汤”,服药1剂后喘大减,服完2剂,哮喘基本戒指。又以培土生金的“六正人汤”和“生脉散”,温肾纳气的“七味都气汤”轮流加减应用,发作时乃服“消喘汤”。如斯断续治疗半年余,发病次数显贵减少,发作进度昭彰松开,体质显贵增强,1年后痊可。

方八:哮喘膏(万文漠,方)。

【构成】制南星15克、汰半夏15克、枯梗15克、川贝15克、细辛15克、杏仁15克、生甘草15克、五味子15克、生麻黄9克、白苏子9克、款冬花9克、生紫菀9克、麻油200克、白蜜120克、生姜汁120克。

【用法】先将前12味药放入麻油中浸24小时,再煎枯去渣滤净,然后加入白蜜及生姜汁,熬成膏,以滴水成珠为度,约为440克。于逐日五更鸡鸣时滚水冲服一小匙,赤子服用量酌减。服用时间禁食生冷、酒、虾、蟹等物。

【注释】本方具有散寒平嗤之功效,应用于寒邪犯肺,气机失利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寒证者。“哮喘膏”源出于梵学竹素《西方公据劝诫良方》,经过万氏加工致理遂成此方。经数十年临床应用及不雅察,对治疗哮喘病确有良效,迥殊是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寒证者更为佳良。在使用本方的时候,可凭证“肾不纳气”、“肺病在脾”、“子病累母”等表面,在戒指发作的同期,捏紧调补脾肾,如加服“金匮肾气丸、河车大造丸、参芪膏”等,不错大大加强疗效,且使恶果得以持久巩固。

【病案例如】容某,男,38岁,干部。1957年诊治。患者患支气管哮喘已6年之久,初为每年发作1~2次,多在冬春受凉后发作,一般服用麻黄素或中药即可缓解。近2年来发作频繁,只相隔数日就发作1次,每次发作1周方能逐渐缓解,服中药西药,只可使喘气暂时稍觉好转,不行減少发作频率。给予“消喘膏”,嘱其按要求坚持服药,服完250克独揽时,喘即渐止。又不绝眼用,约服药共2500克、同期配合间服一些金匮肾气丸、眙盘粉等,获愈,追访21年,未见复发。

方九:宿喘方(董建华,方)。

【构成】生地12克、熟地12克、山萸肉10克、冬虫夏草5克、紫石英15克、千里香粉(冲)0.9克、川芎6克、全蝎3克、五味子6克、杏仁10克、砂仁3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咳喘历久频作,终成帘之疾,导致肺气曰益销耗,肺虚而高源化竭,脾虚不行化生辂微,均酿成抒虚梢亏。因此治疗宿喘用一般的宣肺化痰定喘之剂已无济于亊,必当益贤填精,纳气归原,方渐向愈。方中冬虫夏草,性温,既补肾阳,又益肺阴,配以生熟地、山萸肉以益精填髓、补贤纳气。紫石英,质重,起重镇降气而平喘的作用,配以温肾纳气、降逆调中之千里香,可纳气归丹田。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喘虽属气机升降失调,但须方中参入川芎、全蝎入血分之药,方能负气谈绽放,达到活络解痉之效。宿喘之证,肺肾之气耗散太过,故用少许五味子看护之。杏仁宣肺利气,此乃肺肾同治之理,另少佐砂仁醒脾,兼防补肾之剂过于滋腻,助湿生痰。

【病案例如】陈某,男性,60岁,1988年11月2日,初诊。咳喘反复发作20余年,每逢风景稍变或轻度行动后咳喘加重。西医诊为慢性喘气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经多种中、西药治疗恶果不显,现用氨茶硷、强的松等药看护。现时证见:咳喘不行横卧,动则尤甚,痰少,面红,体胖,自汗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暗苔簿白,脉千里细。此为本虚标实之证,当补抒纳气、解痉平喘、标本兼顾,以求肺气得平、肾气得纳、其喘自止之效。

处方: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冬虫夏草6克、全蝎3克、川芎6克、紫石英15克(先下),千里香末0.9克(冲),杏仁10克、五味子5克、砂仁3克(后下),生牡蛎15克、肉桂3克。

服7剂,症减,嘱继服,渐愈,随访1年,喘未再作。

方十:止嗽三拗汤(黄文东,方)。

【构成】炙麻黄6克、杏仁9克、生甘草6克、炙紫菀15克、炙百部15克、炙苏子9克、白前12克、苍耳子9克、炙地龙6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哮喘日久,邪气壅实,痰浊恋肺,以致肺气失于宣降。故本方用“三拗汤”以宣肺平喘,并用“止嗽散”中的紫菀、百部、白前,以肃肺化痰止咳;地龙配麻黄,以加强平喘作用;苍耳子,以宣通肺窍;苏子,以降气定喘。

【病案例如】张某,女,52岁,农民。

初诊:1975年4月19日。自幼即患晐嗽、哮喘,以后逐渐好转,时发时愈。近3年来发作渐趋频繁,多发作于夏日。当今咳嗽气急,不行横卧已多日,剧烈咳嗽时则额上出汗,咯痰不爽,鼻塞流涕,心悸,肢冷,舌质青紫,脉象小滑(84次/分)。

听诊:两肺可闻哮鸣音。近感风寒,素有痰浊恋肺,肺失宣降,心阳不行舒展,先拟宣肺平喘,化痰止咳。

炙麻黄二钱(6克)、杏仁三钱(9克)、生甘草二钱(6克)、炙紫菀五钱(15克)、炙百部五钱(15克)、白前四钱(12克)、苍耳子三钱(9克)、炙地龙二钱(6克)。

二诊:4月26日。咳喘已减,咯痰渐爽,已能横卧,动则仍感气急,流涕转稠。脉小滑(76次/分),舌质许紫已退,苔白膩。此乃肺气得宣,心阳已能舒展之象,病势渐趋缓解。再守原怠,原方,去:百部,加:射干三钱(9兑)。服6剂告愈。

方十一:脱敏解痉汤(傅宗翰,方)。

【构成】麻黄5克、细辛2克、干姜2克、苏子9克、银杏6克、陈皮5克、诃子6克、乌梅2枚,五味子6克、太子参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2次服。

【注释】凡肺气素虚,寒痰伏肺,感邪失表,邪伏肺腧,引动寒痰,以致诱作哮喘,遵前东谈主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傅老先生,拟方给予太子参助正抗邪;麻黄、细辛、干姜,温肺散寒,苏子、银杏、陈皮,降气化痰,诃子、五味子、乌梅,敛肺平喘,并鸠合中草药实验预计报导,诃子、乌梅,有脱敏解痉作用,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罗致新知,纳辨证辨病于一方。

【病案例如】汤某,男,38岁。

初诊:1976年12月23日。

主诉:素患有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近因从甘肃来宁,路径旧病举发,喘气痰鸣,常有狂嚏。

诊法:两肺闻及较多之哮鸣音,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鼻为肺之窍,肺为气之主,外邪犯肺,颤动肺中伏痰,开合宣降一时逆乱。

治法:以宣肺平喘,脱敏解痉。

处方:麻黄5克、细辛2克、干姜2克、苏子9克、银杏6克、陈皮5克、诃子6克、乌梅2枚,五味子6克。

二诊:药尽4帖,幸获效机,喘气渐平,狂嚏暴减,两肿哮鸣音已少。上方加太子参9克。继服4帖,以善其后。

三、高血压病:

凡收缩压等于或高于160毫米汞柱,舒张压等于或高于95毫米汞柱,有一项存在者,可诊为高血压。以血压高为主要阐扬的病称为髙血压病或原发性高血压,而在某些疾病中高血压仅仅症状之一,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头痛”、“肝阳”、“怒气”、“肝风”、“中风”等范围。临床以“头痛、眩晕、心慌、肢麻”为主证。原因是由于七情、虚损、饮食失节等因素的作用,使机体阴阳均衡失调。其发展的经过中是由实而虚,最初的症状阐扬为阳亢,继而阴虚阳亢,再而阴虚,临了阴阳两虚。对本病的治疗,必须起先辨清证候的虚实。实证多为风阳痰火,治以乎肝熄风、清火葬痰。虚证则当诀别阴阳,肝肾阴虚者,予以滋养肝肾,兼心阴虚者,则配以养心,阴虚及阳者,又当兼以助阳。临床时时虚实并见,必须酌情兼顾处置。

方一:败藤汤(刘静庵,方)。

【构成】败酱草30克、红藤30克、薏苡仁30克、桃仁12克、丝瓜络8克、广茜草15克、紫草15克、豆卷30克、淡竹叶10克、冬瓜仁25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方中败酱草、红藤,有行淤消炎的作用,二药辛寒性平;茜草,微温活血;紫草,微寒清血;桃仁,辛润通淤,为血中气药;丝瓜络,通经络之气;薏苡仁、豆卷、冬瓜仁,祛湿行水;淡竹叶,降心阳,除烦利水;白茅根,清热生津,凉血利尿。

本方行淤通滞,祛湿行水,清血活血,对淤滞、郁热、湿郁不化、阳越上亢的高血压性腹黑病可收到较好疗效。

“败藤汤”逐淤不伤血,消炎不损胃,药剂和缓,价值便宜,刘静庵先生用于临床30余年,有一定的劝诫成效。

【病案例如】田某,男,79岁,住成都市。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自1978年冬喘气卧床不起,身稍出动,则气欲断交,大喘不已,言语不清,神呆目直视,口流涎,不想食,面足浮肿,溺浑量少,脉弦,舌垢苔黯黄,病势甚危。

此症乃“心、脾”二经之阳为血淤所阻碍,不行化水行气,水湿之邪不得分清,壅逆犯肺为喘。此症病热逆乱,拟通在上阻通之淤滞,兼祛湿行水,使淤通气畅,水行湿化,可望一线但愿。

用“败藤汤”加:通草10克、苇茎30克、去白茅根,药童虽重,年岁虽高,《内经》云:“有故无殒”,有病即病受之,药以治病,病去身乃得安。

服药3剂,病热得缓解,5剂喘平,面足肿消,已能起床进食。中间以“血余炭、丝瓜络、红泽兰、茺蔚子、淡竹黄”等味进出加减,又服10余剂,病愈。田翁于今尚在,年已81岁。

方二:附子汤加味(蒲辅周,方)。

【构成】党参6克、生白术6克、茯苓6克、白芍6克、川熟附子(打碎)4.5克、桑寄生9克、狗脊(炮)9克、杜仲9克、龙骨(打碎)9克、牡蛎(打碎)12克。

【用法】水煎眼,逐日1剂。

【注释】高血压病,是由于高档神经行动叨唠所引起,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阐扬。凭证其临床症状,主要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和“肝阳”等病症范围,并与“心悸”有一定筹商。原因是由于七情、虚损、饮食失节等因素的作用,使机体阴阳均衡失调。其发展经过是由实而虚,最初的症状阐扬为阳亢,继而阴虚阳亢,再而阴虚,临了阴阳两虚,或以阳虚为主。如患者头晕血压高,但是脉千里迟、千里细迟,皆阳虚阴盛之象。舌质不红,形骸发胖,当作自发发胀千里,困倦乏力,小便频数,综合脉证又为阳虚湿盛之征。法赏温阳理湿,若误用苦寒清热之剂,则更损真阳,致使阴阳更失均衡,病情必因此而增变。蒲老用“附子汤”温阳益气利湿,龙骨、牡蛎,养阴潜镇虚阳,佐以桑寄生、狗脊、杜仲、枸杞子,补益肝肾,使血压降至正常。

【病案例如】陈某,女,48岁,1064年3月24日,初诊。

1960年起曩昔有头晕,血压不踏实,波动在140~190/120~140毫米汞柱之间,心慌,虚烦懊侬,胸膺就怕发闷,形骸逐渐发胖,当作自发发胀,腿软千里重,腰部酸痛,就寝欠佳,入睡艰苦,多梦,小便频而短,大便正常,据某西病院查验为:①高血压。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腹黑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脉千里迟,舌质正常,后根苔薄黄腻,血压168/98毫米汞柱。病乃阳虚湿胜,治宜温阳利湿。

处方:党参6克、生白术6克、茯苓6克、白芍6克、川熟附子(打碎)4.5克、桑寄生9克、狗脊(炮)9克、杜仲9克、龙骨(打碎)9克、牡蛎(打碎)12克。

1964年4月6日,复诊,服药后睽已不痛,上昼头晕已微,下昼尚晕,晚间少腹凄惨,脉千里细迟,舌暗红无苔,虽阳虚湿胜,但阴也不足,治宜阴阳兼顾,温阳益阴法。

处方:党参6克、连皮茯苓9克、白芍6克、川熟附子(先煎)18克、龙骨(打碎)9克、牡蛎(打碎)12克、熟地6克、桑寄生9克、狗脊9克、杜伸9克、川棟子(炮)4.5克。5剂。

1964年4月14日,三诊:服药后面晕又减,虚烦懊侬、脐下腹痛俱见好转,纳谷尚可,就寝仍欠安,血压118/78毫米汞柱,脉弦缓,舌正常无苔,病势已减,仍宜温阳益阴。

处方:党参6克、生白术6克、连皮茯苓9克、白芍6克、川熟附子(先煎)4.5克、熟地6克、枸杞子6克、桑寄生9克、杜仲9克、川楝子(炮)克、龙骨(打碎)9克、牡蛎12克。5剂。

1964年5月11日,四诊:服上药后面晕心烦未作,血压踏实而正常,最近胸膺委曲不舒,就寝欠佳,就怕因憋气而惊醒,饮食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脉左千里微弦滑,右千里迟,舌质正常无苔。服温阳益阴之剂,头晕心烦虽解,而胸中之阳不足,以致湿痰阻滞,心气不宁,治宜调心气,温化痰湿。

处方:茯苓6克、法半夏6克、枳实(炒)3克、竹茹3克、远志(炙)3克、九菖蒲3克、枣仁9克、党参4.5克、白术4.5克、生姜2片,小麦(炒)9克、红枣3枚(切开)。5剂(隔日服)后,诸症皆愈。

方三:八味降压汤(来舂茂,方)。

【构成】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花穗)30克、粉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双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中丹参,活血祛淤、清热除烦,据动物实考阐发,尚有扩张外周血管而贬低血压的作用;怀牛膝,散淤止痛,引血下行,能减折腰部充血,且补益肝肾;夏枯草,清怒气、散郁结;丹皮,凉血、散淤、清热,含有丹皮酚及糖甙,水煎剂有昭彰的降血压作用;马兜铃,清肝下气,有助降压和改善症状,钩藤,平肝清热,熄风止痉,有安宁和降压的作用;刺蒺藜为肝经开郁散结、祛风明目之要药,其作用可降压、安宁;代赭石善治肝阳上亢、头晕耳鸣、眼花脑胀。本方乃选使劲专效宏的药味构成,不错活血消淤,清肝熄风,故能收血压着落之功,适合于种种型之永恒血压不降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如能坚持服用之,可使遒劲不降之血压昭彰着落,自发症状昭彰松开,获取比较祈望的疗效。

【病案例如】陈××,男,53岁,县食物公司员工。患者曾在某医脘查验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并患有H大弯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风湿性枢纽炎等病。血压为200/130~140毫米汞柱,经中西药治疗恶果欠安,于1973年2月6日前来求治。主诉发现高血压病已5年余,头昏,耳鸣,视物隐约,心中有虚浮飘渺之感,就怕昆仲不自发地蠕动,右上肢枢纽及两侧足跟痛楚。望诊碰面部暗中,目珠有老年圈,唇微发青紫,苔薄黄,舌红,口臭。饮食尚可,惟食饱后气逆,上腹部凄惨,夜梦纷纭。左脉千里细而数,右则洪大而数,测血压200/132毫米汞柱。投以“八味降压汤”。服药8剂,血压已降至180/120毫米汞柱,胃病也止,并觉有饥饿感。惟额部汗出较多,此乃病东谈主体虚,又兼淤血痹阻,郁滞已久,络脉未能绽放。原方,去:丹参、马兜铃,以幸免苦寒伐脾H不悦,再连进6剂,诸症均见昭彰好转,血压降至180/104毫米汞柱。其后,以“八味降压汤”为主方加减,共服药46剂,血压降至160/90毫米汞柱,为使疗效巩固,从头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拟出下方:紫丹参90克、桑叶90克、黑芝麻90克、夏枯草180克、当归60克、川芎30克、黄芪90克、何首乌60克、怀牛膝45克。诸药以微火煎熬3~4次,滤去药渣,再浓煎蜂蜜收膏即成,逐日日夕,各30克、温滚水送服,以防血压复有升高。

方四:泽泻降压汤(朱文玉,方)。

【构成】泽泻、益母苹、车前子、夏枯草、草决明、钩藤、桑寄生、丹皮(泽泻用量,每剂50~100克,其余药取一般用量)。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泽泻除利尿降压外,尚有降血脂、改莕动脉硬化和心脑供血等作用,其在本方顶用量特大,不同于一般。如《纲要》:“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息俱薄,是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干冷,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也随去,而村炮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明智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安得不目昏耶”?是以重用泽泻,加之:益母草、车前子、夏枯草、草决明、钩藤、寄生、丹皮,具有平肝活血、利水降压的功能,渰疗高血压有奇效。凭证病情变化可随证加減,肝阳上亢型,加:菊花、胆草、地龙、豨茗草;阴虚阳亢型,加:生地、玄参、葛根、枸杞子;气阴两虚型,加:杜仲、生地、仙茅、仙灵脾;血淤阻络型,加:牛膝、地龙、红花、丹参、赤芍。

【疗效不雅察】治疗104例,其中Ⅰ期41例,显效32例,平均着落36毫米汞柱,26毫米汞柱,灵验9例,平均着落30毫米汞柱/19毫米汞柱。Ⅱ期44例,显效28例,平均着落34毫米汞柱/24毫米汞柱;灵验15例,平均着落26毫米汞柱/24毫米汞柱;无效1例。Ⅲ期19例,显效5例,平均着落22毫米汞柱/4毫米汞柱,灵验13例,无效1例。

方五:蓖麻降压膏(刘成报,方)。

【构成】蓖麻仁50克、吴茱萸20克、附子20克、龙脑10克、生姜150克。

【用法】先将蓖麻仁、吴茱萸、附子,共研成细末,加:生姜150克,共捣如泥,再加龙脑10克和匀,调成奔状。每晚贴两脚心(涌泉穴),7日为1疗程,连用3~4个疗程。敷药时间停用一切降压药。

【注释】《素问·厥论》曰:“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用本方每晚贴涌泉穴,可调动阴阳均衡,引火归原,主治高血压病。本方中以蓖麻仁为主,配伍吴茱萸、附子善走,能开通诸窍经络,可治偏风。

【疗效现察】用本方治疗60例,显效32例(2~4日奏效),余28例在5~7日奏效。

方六:滋肾平肝汤(赵锡武,方)。

【构成】枸杞子18克、白菊花18克、生地24克、丹皮12克、牛膝12克、代赭石18克、白芍12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4克、草决明30克、麦冬18克、五味子12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滋阴一法,主要针对“肝、肾、心、胃”阴血不足所致的病症而设,赵老合计,髙血压一病有阐扬阳虚的,如有头晕头痛、畏寒乏力、苔白脉迟等症,然该病究以头晕头痛、轻狂易怒、就寝不安、溲赤便干、脉微紧等阴虚肝阳上亢症力多见,囚此高血压病治疔以滋补肝肾法最多用。滋补肝肾用杞菊地黄丸最适合,赵老在此基础上再加“镇肝熄风汤”,常取得餍足疗效。“滋肾平肝汤”用于下虚上实证,使血压渐归于均衡,在临床上关于病情遒劲,血压持续不降,滋阴法,加:用“龙骨、牡蛎、珍珠、石决明”等以镇潜,时时取得考究的恶果。

【病案例如】朱某,男,48岁。

1980年1月发病,血压160/110毫米汞柱,高下肢麻痹,经赵老用滋肾平肝药治疗后血珥着落,但不久血压又波动,头晕头痛,行动尤甚。诊其舌红,苔傅白,脉千里弦,尺部无力,血压为160/105毫米汞柱。此为贤阴不足,肝阳上亢,治以滋肾柔肝潜阳。药用:枸杞子18克、白菊花18克、生地24克、丹皮12克、牛膝12克、代赭石18克、白芍12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4克、草决明30克、麦冬18克、五味子12克。

连服14剂后,头晕头痛、腿麻消失,血压巩固。

方七:参麦杞菊汤(俞慎初,方)。

【构成】太子参15克、安冬15克、五味子3克、当归身6克、干地黄15克、杭白芍12克、丹参15克、夏枯草15克、条黄芩6克、珍珠母30克、左牡蛎3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俞老临床爱好医理,深研病机,合计治病务在明理,理明才能艺精。他在《临床证治要法》的序中说:学医始基,在于熟读明理,笃志亲自,积存既久,熟则生巧,自有独揽逢源之妙”。是以每诊一病,必反复详审病机,故其疗效显贵。对壬癸不足,丙丁炽张之象,盖肾亏则精血难生,故有腰酸而痛、面赤、舌绛、脉数等象,此皆由阴虚火旺所致,治遵泻南补北之法,标本兼顾,庶几取效。

【病案例如】马××,女,54岁。

初诊:1981年8月10日。主诉:眩晕伴有头痛、咽疼、口干、耳鸣、尿赤已3年。症状逐渐加重,经市病院检査,血压206/112毫米汞柱,诊断为离血压冠心病。

检査:患者来诊时,面红而光,腰酸而痛,舌绛苔少,脉象细数。

辨证:此乃阴虚火旺之证。

治法:当以泻南补北法治之。

处方:太子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3克、当归身6克、干地黄15克、杭白芍12克、京丹参15克、夏枯草15克、条黄芩6克、珍珠母30克、左牡蛎30克。

另用:翌日麻12克、向日葵12克、和鸡蛋1个炖服,日1次,连服7次。另取:毛冬青片,每次2片,日3次,饭后服,可永恒服用。

二诊:8月6日。服前药7剂,症情昭彰好转,纳食也佳,血压降至160/80毫米汞柱。仍照前哨加减,再服6剂。

三诊:8月23日。前哨服药6剂后,症趋向愈,理应遵法,进参麦杞菊六味地黄汤,固其气阴。

处方:太子参15克、麦门冬15克、枸杞子12克、白菊花6克、淮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白茯苓10克、干地黄12克、粉丹皮10克、建泽泻10克。

四诊:8月30日。前哨药服10剂后,诸症消失,血压恒定,易汤剂为“杞菊地黄丸”,日夕各服10克、空腹折,并配合毛冬青片燕服,随访于今无不适。

方八:敷脐降压散(李忠,方)。

【构成】胆汁制吴茱萸500克、龙胆草醇索取物6克、醋制白矾100克、朱砂50克、环戊甲噻嗪12.5毫克。

【用法】上药搀杂研面备用。用时先将肚脐用温水洗净,然后取药面200毫克敷于肚脐内,上盖以棉球,按紧,甩胶布固定,每周换药1次。

【注释】贴敷疗法由来已久,疗效显贵。正如《理瀹韵文》所说的“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吸气,融于渗液”。随其用药,能扶正、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貼敖疗法是中医学的特地学科,具有简便明了、方便易行、药简价廉、用之得法、效若桴饱读之优点。

【疗效不雅察】不雅察201例患者,显效者88例,灵验者51例,无效者62例。总灵验率为69.2%。对Ⅰ、Ⅱ期高血压病东谈主灵验率较高,症状疗效达78.4%。少数患者初用药时腹内有细微肠鸣不适感,不绝坚持用药逐渐消失。个别东谈主出现泻肚,停药后即止。故关于原有慢性肠炎及其它胃肠疾患者应该惧用。

【病案例如】王××,女,62岁,市民。于4年前发现高血压(160~170/100~110毫米汞柱),燕服西药降压药戒指血压升高。自愬平时有头痛、恶心、不欲食、怕热、失眠多梦等症。查血压160/100毫米汞柱。胸透心肺未见特别,心电图无特别改变,血脂不高,下肢浮肿Ⅰ度,舌胖色淡,苔薄白,脉弦细,诊为原发性高血压Ⅰ期。停用降压药1周后改用敷脐降压散治疗,用药4天后血压降至130/90毫米汞柱。用药至2周时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同期症状也昭彰好转。停药不雅察3个月后未见血压上升。

方九:七味调达汤(张忠,方)。

【构成】杏仁12克、白蒺藜15克、车前子15克、元参15克、丹参15克、槟榔6克、琥珀粉1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琥珀粉,另冲服。

【注释】本方所治雋血压病,属眩晕范围。永恒以来,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多着眼于降压药的应用,而中医药也多偏重于平肝重镇之剂。但有些病东谈主虽经应用这些药物,仍难以隔断,或虽得暂时缓解而停药后血压复升。故治疗当按“遵循病机,各司其属,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表面,不行局限于“清”、“镇”,而应调动气血阴阳,以理气活血清热为法,累收奇效。方中杏仁宣利肺气,凡肺为脏腑之华盖,主气,主治节,肺气长入,清肃宣散正常,则气血长入,血逆得平,白蒺藜,祛风疏肝,行气解郁,以致降压,车前子,养肺强阴,祛痰清热,利尿降血;元参,清热养阴,壮肾水以制浮游之火;丹参,清热活血化淤,除烦安神;槟榔,行气导滞利水,“治肉痛”;琥珀,安神活血,可“止肉痛”。各药配伍,共奏理气活血、清热利水,降压之功。

【疗效不雅察】用本方治疗150例髙血压病东谈主,显效者80例(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占53.3%,灵验者59例(主要症状和体征松开),占39%,无效者11例(主要症状和体征无变化),占7.7%。总灵验率为92.3%。患者一般只要眼用5~10剂症状即消失,血压趋向正常,最多不超过15剂。

基本莫得发现血压复升现象,追访90%以上的病例中,虽停药达5~6个月之久,仍未见复发。

四、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而产生了管腔窄小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腹黑病。其临床阐扬以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都、心力衰退、腹黑扩大为主,心电图可有心肌缺血型或相应的改变。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胸痹”、“胸痛”、“至肉痛”、“厥肉痛”等范围。其病因病机主要由气滞血淤、血脉欠亨引起。六淫寒邪所侵,以致寒凝脉涩,拘急收引,饮食失慎、膏梁可口损害脾胃,助湿之痰蒙闭心窍,或气血津液、阴阳不足,以致虚而血行平缓,均可导致成淤发病。或七情内伤,气机郁滞,血淤阻于胸中,也可导致胸痹胸痛。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临床上可虚实互见,治疗时应标本兼顾,天真应用。

方一:冠心逐於汤方(赵葆昌,方)。

【构成】生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元胡15克、生山楂25克、丹参25克、瓜蒌皮15克、葛根15克、枳壳15克、郁金30克、白芷15克、牛膝15克、七厘散1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2次服;七厘散分2次祌服。

【注释】本方是在妇女“痛经丸”的基础上,加:生山楂、葛根、白芷、“七厘散”等。“痛经丸”功能活血散淤,通利血脉而止痛楚。山楂,能增多冠状动脉血流量,并能降血压,还有轻度降血脂作用。葛根含有大豆甙、大豆甙元、葛根黄素,能扩张心、脑血管,贬低血糖,对高血压引起的头项强痛与白芷伍用疗效尤佳。白芷根含白当归素,对冠状血管有昭彰的扩张作用。“七厘散”为伤科常用要方,赵氏私有之处是用以长入血气而无留滞壅毒之患,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谓是自出机杼。纵不雅全方,具有理气导滞、化淤止痛之功效,关于冠心病气滞血淤型患者颇有疗效。

【病案例如】潘××,女,49岁,贸易员。于1978年5月17日上昼8时急诊。患者晨起已而心前区刺痛,牵引左肩背痛楚,昆仲厥冷,面色青紫,出气发凉,含服硝酸甘油片0.6毫克后稍觉缓解。患者有冠心病史已3年。这次来诊后经化验查验及心电图查验,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性腹黑病。此系气滞血淤,治宜理气导滞,化淤止痛,方用“冠心逐淤汤”。服药4剂后,心前区痛楚已大有缓解,昆仲温,面色红润,嘱其照原方进3剂,并着重饮食保重,安静休息。

5月24日来诊,心前区刺痛基本消失,脉搏110次/分,血化验和心电图查验,均说明腹黑情况好转。嘱其再按原方服4剂。

5月29日来诊,心前区痛楚症状已所有这个词消失,昆仲温,面色正常,原舌边紫斑减淡,脉象千里绥,食欲增多,血压120/85毫米汞柱,脉搏105次/分,心电图查验闭幕同前。乃将前哨,减:元胡、葛根、白芷,加:半夏15克、六神曲15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嘱其继进4剂。病东谈主于6月25日前来复查,各项查验均已接近正常,自发无任何不适。因此给予“冠心苏合丸”1瓶,逐日服2次,每次1丸,并嘱其着重活命起居、饮食保重,并保持精神愉快,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方二:发笑散加味方(宁选,方)。

【构成】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丹参15克、赤芍12克、川芎12克、降香10克、葛根30克、瓜蒌15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宁君以“发笑散加味方”为主,鸠合辨证,稍加增减,在临床应用中收到餍足恶果。偏阳虚者可加入附片、肉桂>偏阴虚者可加入首乌、寸冬,偏气虚者可去灵脂,加入:东谈主参或党参、黄芪;有痰湿者可加入陈皮、半夏。本方构成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为表面基础,如方中之丹参、葛根,川芎、瓜蒌等经当代药理预计,阐发均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作用。据多数病例不雅察说明,冠心病属于气滞血激型的占绝大多数,基于“欠亨则痛”、“气行则血行”的中医表面,选用活血理气为主中药,对改善冠心病的临床症状是比较祈望的,且服用一段时候后,时时跟着临床症状的好转,特别之心电图也能随之改善。本方适用于气血淤阻、心脉欠亨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病案例如】周某,男,60岁,工东谈主。患者阵发性心前区闷痛8个月,查血压160/90毫米汞柱,拍X光片胸透查验,心肺无特别,心电图查验:SⅠ、Ⅱ、Ⅲ、avF压低O.1mv;aVR、aVL诀别举高O.1mv、0.15mV。脉迟涩,舌质黯,尖有淤点,苔黄腻。给予“发笑散加味”。服药3剤,心绞痛E不再发作,但食欲欠佳。上方加入神曲10克,继服15剂,楮神快活,自发躯壳气象所有这个词回报正常。复查心电图:SⅠ、Ⅱ、Ⅲ正常,aVF压低0.025mV。因此上方改为隔日服1剂,1个月后所有这个词回报正常使命。

方三:宁心汤(孟百三,方)。

【构成】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芎3克、赤芍9克、白芍9克、生地9克、桃仁9克、红花5克、广木香5克、陈皮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2次服。

【注释】本方功能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用于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患者甚宜,关于其它型患者辨证加减也疗效的确。阳虚型,加:桂枝4.5克、有浮肿,可加:熟附片4.5克。阴虚型,加:玄参、麦冬,各9克。痰湿型,去:生地、当归、川芎,加:苍术、制半夏、焦山楂、焦神曲、泽泻,各9克。

本方经动物实验预计阐发,能使豚鼠离体腹黑的收缩功能昭彰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较用药前增多2倍以上,同期还能贬低高胆固醉血症,有降血脂作用。宝石续性房颤的患者,不错改善腹黑的血流供应,放弃某些症状。悉心电图复查,对心房律的转复作用不昭彰。

【疗效不雅察】孟氏用此方治疗85例,对心绞痛者显效为50.6%,改善为45.7%,基本无效3.7%,总灵验率为96.3%对心电图改变者显效为37.8%,改善为24.2%。疗效与疗程筹商,疗程越长其疗效越显贵,在心电图方面尤为了得。

方四:温冠方(翟旭,方)。

【构成】黄芪2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全当归15克、党参15克、全瓜蒌15克、细辛5克、千里香5克、薤白12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2次服。

【注释】本方功能温阳益气通脉。瞿旭先生合计本病的形成和发展章程是:阳微→气虚→寒凝→气滞→血淤→肉痛。治疗上要着眼于气血的运行,故以温阳益气通脉为主要治则,想法在于激越胸阳,补益心气,调换头绪,负气血畅通,心病放弃。患者若有心气虚,则以红参易党参,加:附片、干姜;寒凝,加:附片、干姜、荜拨、姜黄;痰浊,加:藿香、佩兰、苍术、半夏、白芥子;气滞,加:柴胡、枳壳、白芍、香附、川芎、甘草、陈皮;挟痰,加:三七、川芎、红花、枳实、茜草。

【疗效不雅察】本方治疗50例冠心病患者,灵验48例,总灵验率为96%。

方五:加味益心汤(颜德馨,方)。

【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葛根9克、川芎9克、丹参15克、赤芍9克、山植30克、菖蒲4.5克、决明子30克、降香3克、三七粉1.5克及血竭粉1.5克(和匀分2次冲服)。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2次服。

【注释】本方适用于心阳悔怨、心血淤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莫肉痛”等范围。在故国现有最早的医学史籍《黄帝内经》中,就有“肉痛”、“至肉痛”、“厥肉痛”等记栽,肖似冠心病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女尸,等于寰宇上被病理阐发的最早的一例冠心病病东谈主。心阳悔怨、心血淤阻为冠心病患者的病机之一,笔者合计心(气)不足时,则饱读励无力,心血失去心气的鼓吹,则血液运行受阻,血淤心脉欠亨,就产生肉痛之证。另有,阳虚则寒盛,经脉拘急,血为寒凝,脉谈欠亨,阐扬心绞痛遇寒即发。

【病案例如】周某,男,68岁,干部。病东谈主曾因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而屡次入院治疗。该患者简直每晚都有心绞痛发作,多时可达10余次。发作时胸闷、肉痛,每由发作而憋醒,痛彻项背,心悸,气短。此乃年已古稀,气阴两衰,心气不足,血阻心脉,夜间阳微阴盛,故发作多在夜间。脉千里细,舌紫,苔薄。治宜益气化淤,投以“加味益心汤”。

服药后,临床症状日趋松开,直服至症状所有这个词消失而停药。随访5年,除数次因过于劳累而诱发几次心绞痛外,一般情况较前大为好转,且未再因腹黑疾患而住过院。

凭证临床实践不雅察阐发,“加味益心汤”能较速即地缓解胸闷、心绞痛等症状,并能防止心肌梗塞的发生。本方关于大哥、久病、气分已虚而兼有淤证的患者尤为稳健。此外,关于回报心肌的功能也有一定的疗效。

方六:宋氏宽解丸(宋善安,方)。

【构成】红东谈主参50克、丹参100克、降香100克、千里香50克、田三七50克、血竭花50克、琥珀50克、朱砂30克(为衣)。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蜜为丸如绿豆大小,日夕各服6克、白滚水送下。

【注释】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至肉痛”范围。巢元方,说:“心为诸脏之主而藏神,其浩气不可伤,伤之而痛为至肉痛”。笔者合计凡心经别络为风冷邪气所侵,心气损害,血脉闭阻;或邪迫阳气,壅滞积热,心脉欠亨或内伤劳倦,损害情志,心脉受损,日久可由脉及心,损害心质。证见胸痛,或胸痛彻背,或胸背肩胛间痛,甚则心悬急痛,持续不啻,不得横卧,危则剧痛身热,咯血,晕厥。是方治则活血化淤理气,应用于气滞血淤型冠心病或心绞痛,并配合其他汤剂治疗,具有卓效。其特性为其一:活血祛淤止痛,疗效可靠。其二:药力持久,有巩固善后之恶果。

【病案例如】李某,男,54岁,干部。素有高血压病,近来胸闷胸痛,辐射至肩臂,脉千里弦而结,舌质紫暗,苔薄白。心电图查验室性早搏,左束支传导阻滞,供血不足。血检:胆固醇100mg%,三磷酸甘油酯160mg%。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腹黑病、室性早搏。曾服用冠心平、脉通、烟酸肌醇酯、苯妥因钠等药物,半年来恶果不显贵,又服中药“瓜蒌薤白汤、丹参饮、发笑散、冠心2号”等,时有反复。给予“宽解丸”,配以上药物同用,服后症状日渐松开。连服2个月,以求巩固疗效,半年后复查心电图已约莫正常。

梁某,男,45岁,自由军干部,1977年8月,初诊。患者胸背剌痛,以左侧为重,左臂千里重酸痛,胸闷憋气,心慌,面色芥白,当作厥冷,以亚硝酸异戊酯闻之痛稍缓解。测其血压180/100毫米汞柱,心电图查验教导左室壁供血不足。服用中药汤剂血腑逐淤汤加减,痛楚松开,但时有反复,此后加用“宽解丸”,疰状则所有这个词缓解,心电图查验回报正常。

方七:通脉温胆汤(董国权,方)。

【构成】茯苓15克、法夏9克、陈皮9克、竹茹9克、枳壳12克、瓜蒌壳30克、薤白9克、降香15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红花9克、桂枝9克、白术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2次眼。

【注释】冠心病约莫属中医“至肉痛”、“厥肉痛”、“胸痹肉痛”等范围,多由于心阳悔怨,气滞血淤或痰浊阻塞心络所致。在临床收治冠心病的患者中,常发现痰浊阻塞心络所引起的冠心病患者,迥殊是南边,多雨潮湿,痰浊为患层见错出。临床上凡遇有心悸、胸闷痛、头昏、痰多、恶心、苔厚腻、脉弦滑或结,尤其是泥裔样体质患者,萤氏皆合计属“痰”,应用宣痹通阳、豁痰祛淤法,投以“通脉温胆汤”方治疗,每收佳效。

【病案例如】周某,男,60岁,工东谈主,入院号36792。近1个月来,每于劳累后即感心前区压榨性痛楚,每次发作约持续10余分钟,并伴有头昏、咳嗽、痰多。由于胸痛加重,出盗汗4小时,于1977年5月18日急诊入院。心电图陈诉窦性心律、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入院后即刻肌注杜冷丁50毫克、吸氧后痛楚稍减,以后旧例给予氨茶碱0.2克,逐日3次,潘生丁25毫克,逐日3次,舌下含服三硝酸甘油片。

中医诊断视其顺眼青紫,汗出,样子可怜,舌质淡红,有淤斑,苔黄腻,脉象弦滑。既往有烟、酒嗜好及慢性支气管炎史。证属胸阳悔怨,痰浊淤阻,治宜宣痹通阳,祛淤化浊,投以“通脉温胆汤”。服药3剂后,胸痛止,服完6剂时,黄腻苔减退,咳嗽松开,继而出现气短、多梦。守上方加入益气安神之品,太子参30克、远志9克、柏子仁12克、夜交藤30克。服后夜能安眠,此后又现腰痛,夜尿多,遂加补肾助阳之品:仙灵脾9克、菟丝子15克主之。守方加减服药3个月余,心绞痛一直未再发作,心电图屡次查验回报正常。

方八:养阴活络饮(吕光荣,方)。

【构成】丹参30克、川芎9克、山药15克、百合15克、黄芪20克、寄生15克、黄精15克、女贞子15克、麦冬15克、牡蛎15克、丹皮12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2次,日夕服。

【注释】此方意在养阴清热,活血通络,主治至肉痛(冠心病)日久,损害心阴,耗散气血,心失所养,或因情志损害,损及心脉,血不养心,证见心悸怔忡、胸闷、胸痛,稍有劳累或情谊野蛮则增剧,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脉细数或涩散,舌红绛或青紫等症。全方配伍精当,其枢纽在于遵循阴虚不足之症,同期又着重了气血失调必有心脉血滞,故方中加用了活血通络之品,余者不言而谕。

【病案例如】王某,女,59岁,汉,昆明籍,工东谈主。1977年1月14日,就诊。患者于10年前每因情谊巨变而感心慌气短、烦跺失眠,曾查验:眼底动脉硬化,胆固醇260毫克/分升。近1年来加重,常发心慌气短,脉脱疾,息间八至、九至。半月来发作更频繁,今晨忽觉胸痛胸闷,有瀕死感,怔忡不安,胸痛向两臂牵引,头昏眩暈,口干口苦,尿黄短涩,大便干结,舌质青紫,苔白黄、干燥,脉涩、散。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房纤颤。

诊断:至肉痛(冠状动脉梗化性腹黑病)。

辨证分析:该患者为情志所伤,损及心脉,血不养心,则证见心悸怔忡、胸闷、胸痛,头昏眩晕、口干乃阴虚内热所致,涩散脉及舌质青紫也为血淤之症。

治宜:养阴清热、活血通络。遂投以“养阴活络饮”,连服6剂后,涩散脉转为千里细脉,诸证有减,觉胸痛若失。嘱再服上方后,证情踏实,为巩固疗效,继服50余剂(方剂临证时稍有加减),精神如常,就寝饮食正常,病情好转。

五、神经衰落:

神经衰落是指由于精神行动永恒过度病笃,致使大脑的兴奋和扼制功能失调,精神行动受到影响,而出现易于兴奋和速即疲劳、各式躯体不适感及就寝阻拦等症候群。

本病属中医学“不寐”、“郁症”、“虚损”、“脏燥”、“遗精”等范围。临床以神气抑郁、情谊不宁、胸部满闷、驰念力差、遇事易忘、精神蒙胧、梦遗、滑精、不寐等为主证。神经衰落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但主若是因“肝、脾、心”受累以及气血失调而成。如肝气郁结者,治以理气解郁;肝肾阴虚者,治宜滋补肝肾;心脾两虚者,治当补益心脾,心血虚者,宜养血安神;心肾不交者,给予交通心肾为法。

方一:逍甘百合汤(徐勤治,方)。

【构成】百合40克、夜交藤50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郁金15克、香附15克、连翘15克、莲子心15克、生地黄20克、麦芽50克、珍珠母30克、甘草15克、红枣9枚,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逍甘百合汤”是由“放荡散”及“甘麦红枣汤”、“ 百合地黄汤”加减化载而成,徐氏除用此方治疗神经衰落获取较好恶果外,治疗癔症也甚为祈望。

祌经衰落患者,临床症状繁盛,以致多个系统均能阐扬功能叨唠,病东谈主甚感可怜,然查验时多数难以发现阳性体征,理化查验也常无特别所见,是以治疗也没衷一是,相配毒手,莫得特效方法,时时只可对症处置。中医学合计,此类病症究其病因多为忧愁、抑郁、盛怒、想虑以后哀吊不解、所欲不遂等剧烈精样式谊波动所致。因情志致病多累及心肝两脏,从生理上看,心主神明,肝司疏泄,精神想维行动由心所辖,而身之气机疏畅则由肝所主。因此,剧烈的褚样式谊波动是首犯于心,正如《灵枢·口问篇》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府皆摇”。临床所见患者时时主诉之症起先是失眠、心烦、心悸。其郁怒难仲,是肝木不行遂其条达之性,气失疏泄,因而出现胸闷、嗳气,喜怒哀乐或哀吊欲哭等症状。其治当宜疏肝解郁,滋阴润燥,养快慰神。而从“逍甘百合汤”诸药构成来看,自可当之,故用之屡能收到较好恶果。

【疗效不雅察】应用“逍甘百合汤”不雅察治疗50例神经衰落患者,其中除3例吞并有更年期综合征者外,均使症状改普或治疗,获取了较为祈望的疗效。

【病案例如】汤××,女,43岁,干部。于1978年12月19日,初诊。患者近半月来夜不入眠,心烦,忘记,胸闷,时常长嘘短叹,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经西医查验后诊断为神经衰落,转此治疗。此乃为肝郁气滞,化火伤阴,心阴不足,神无所附。治当疏肝解郁,滋阴润燥,养快慰神。故投以“逍甘百合汤”。病者连进12剂,诸症得除,复如常东谈主。

方二:活血眠通汤(舒盛良,方)。

【构成】三棱10克、莪术10克、柴胡10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酸枣仁12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茯苓18克、夜交藤24克、珍珠母3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具有舒肝宁心、活血安神之功能,主治遒劲性失眠。舒氏合计“痰火扰心”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

然遒劲失眠者多以情志变化、精神刺激为主因,精神抑郁、肝气不琉,又每与淤血内阻有一定的关系。本方以行气活血、疏肝解郁药为基础构成,标本兼顾,气血同治,“心、肝、脾、肾”并调,疗效较为餍足。

【疗效不雅察】治疗遒劲性失眠(每晚只可就寝1~3小时,伴头昏头痛、忘记、心慌、气短、体倦乏力等症)112例,经治2~8周后,痊可30例,占27.9%,显效45例,占40%,好转29例,占无效8例,占7%。总灵验率为93%。服药时候最短为1周,最长为8周,平均3周。

方三:产后不寐方(罗元怡,方)。

【构成】制首乌30克、桑寄生30克、乌豆衣15克、淮山药30克、茯苓15克、谷芽30克、柏子仁12克、夜交藤3O克、磁石30克、丹参20克、夜香牛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效,主治产后整夜守夜。“不寐”即所谓失眠,原因颇为复杂,证有虚有实。张景岳,指出:“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是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产后阴血骤虚,不行上荣于心而成“营气不足”之不寐,故治宜养血为主,若胃纳差,养血不宜滋腻碍脾。以制首乌、桑寄生、乌豆衣养血,取其养血不腻;茯苓、淮山药、谷芽,健脾开胃,再用柏子仁、夜交藤、磁石、丹参,养心除烦,安宁宁神,标本兼顾,使阴血足够,心脾畅健,神志安宁,不寐之证因而得愈。

【病案例如】××,女,29岁。

初诊:1976年9月11日。

病东谈主因从第二胎安产后第1天运转,于今2月余一夜不寐,或经几夜失眠后稍能入睡,但寐而易醒,醒后不行再入睡,伴头晕、腰痛、相配疲倦、纳呆、脱发,经治疗无效。因缺乳,婴孩已天然断乳后由家东谈主行东谈主工喂养。诊碰面色:青黄无华,舌淡黯,尖边有小淤点,苔黄腻,脉千里细弱。此属产后失血,伤及心脾,阴血内讧,闻风丧胆所致之产后不寐,治宜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投以“产后不寐方”24剂,不寐绪症得愈,随访半年,疔效巩固。

方四:引火归原汤(俞长荣,方)。

【构成】熟地15克、淮山药15克、茯苓15克、枸杞9克、泽泻9克、丹皮9克、附子6克、肉桂3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肉桂另冲服。

【注释丨“引火归原汤”主治阴虚阳浮、心肾不交之失眠、多梦、汄晕、心烦、便溏》然肾鄙人而主水,心在上而主火,水欲上济于心,火欲下交于肾,阴阳互助,水火既济,始能平心定气。肾阴虚,心失所养,故失眠、多梦、心烦;虚阳上浮,故见头晕;命门火衰,不行温文中土,故见大便溏泄。方中肉桂、附子,引浮阳下归于肾;泽泻、丹皮、茯苓,泻其邪火;熟地、枸杞、山药,补肾阴而看护精气,使肾阳安位则无失眠之患。

【病案例如】杨××,男,60岁。

初诊:1974年5月9日。

主诉,失眠近20年。就怕禊、胸、背部有灼热痛楚感,卧时尤甚;头晕,步行有摇晃惑,眼涩羞明;大便多软,就怕溏泄,小便清长。

查验:脉细数,舌质红,少苔。

辨证:诊为阴虚阳浮,心肾不交。

处方:熟地15克、淮山药15克、茯苓15克、枸杞9克、泽泻9克、丹皮9克、附子6克、肉桂3克(另冲)。

服上方药10余剂,失眠显贵好转,伴症淹没。继以“六味地黄汤”合“甘麦红枣汤”巩固疗效,一年半后随访,就寝考究,精神倫快。

方五:酸枣仁汤加味(万友生,方)。

【构成】酸枣仁汤30克、朱茯神15克、知母15克、生甘草15克、川芎9克、柏子仁30克、夜交藤30克、合欢花、合欢皮,各30克、丹参30克、五味子15克、党参15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用于心肝脾肺受累的失眠症。由于心肝血虚火旺,神魂不宁,以致永恒失眠,寐少梦多,以致整夜守夜,头晕头痛,忘记,心悸汗多。如心神严重不宁,可致心气阻滞,而见胸闷气难透出,兼有肺特性虚而内蕴痰湿的,可见神疲肢倦,咳嗽痰多。是以万氏选择《金匮要略》“酸枣仁汤”,加:柏子仁、五味子、丹参、夜交藤、合欢花皮,滋养心肝之阴,以安敛神魂为主,稍佐既补肺脾又安静神的党参、山药、莲子心,合“温胆汤”,以化痰湿,失眠乃除。

【病案例如】田××,男,43岁。

初诊:1974年10月5日。

患失眠已五六年之久,每晚只可入睡二三小时。即使入寐也多梦打扰,就怕以致整夜守夜,以致头常昏痛,忘记,心悸,汗多,间或胸部逼闷而气难以透出,神疲肢倦,便溏日行2次,展起咳嗽,痰多而色白。舌苔薄白,脉细弦数。投以“酸枣仁汤加味”,连服5剂,失眠显贵改善,每晚能睡五六小时,梦也减少,头昏痛也松开,但仍咳嗽痰多。二诊守上方加法半夏、陈皮、竹茹各9克、枳实4.5克、合“温胆汤”于“酸枣仁汤”中,再进药5剂,失眠基本淹没,患者大感吹法螺。三诊仍守上方加减以巩固疗效。

方六:滋阴清火汤(肖俊逸,方)。

【构成】党参12克、麦冬12克、天冬12克、北沙参12克、枸杞12克、枣仁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夜交藤18克、生地18克、黄桕9克、当归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是大剂滋阴清火、补血安神之剂,治疗证属阴虚血乏、水亏火旺、心神不安所致之遒劲性失眠。遒劲性失眠,本难收功,要在医者矜重识确病情,患者强硬服药信心,守方缓图,方可痊可。由于阴亏水旺,心神失养,导致失眠,治疗之法,必须大剂滋补,守方久服,俟肾水足够,心火着落,自能安眠。

【病案例如】万××,男,55岁。初诊:1974年9月。患者常一夜不行交睫,头晕,神疲,不行坚持使命,治疗年余,病不稍减,且日益严重。口苦便结,夜溲短数,舌偏红少苔,脉弦细数。证属阴虚血乏,水亏火旺,心神不安。治以大剂滋阴清火,补血安神。用滋阴清火汤,嘱服药后如无不良响应,即当守方久脓,但患者急于速效,常来改方。肖氏对患者说:“病非不治,贵在守方,必须强硬信心,餍足小效,服至百剂以上,必有痊可但愿”。而后,患者坚执守方,病清逐渐好转,服药至百剂以上,果痊可。随访10年多来,邻居纵有锣饱读声或其它噪声,也能安眠,不为所扰。

方七:加减温胆汤(王吉友,方)。

【构成】陈皮25克、法复20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炙甘草15克、茯苓30克、远志15克、菖蒲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前东谈主所云:“百病生于气,……惊则气乱……”。如病东谈主受惊气乱,痰与气结,郁而化热,痰热上扰,胃结怨降乃致神不内守。又有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安神则可取和胃之法。因此“加减温胆汤”以清热化痰,和胃安神,治疗痰热内扰,胃结怨降,神不内守的神经衰落。

王氏在临床实践中将“加减温胆汤”凭证具体情况适当进出行使,治疗50例神经衰落病东谈主均获考究恶果,迥殊是病程在1个月内者,本方治疗恶果更为杰出。

【病案例如】李××,女,23岁,工东谈主。于1977年5月20日就诊。患者5月17日上夜班,已而受惊,而后即蒙胧惊惧,惶恐不安,坐卧不安,闻声则惧,整夜守夜,纳呆,脉弦细,舌苔薄白。此乃痰热内扰,宵结怨降,神不内守,治宜清热化痰,和胃安神。万氏用加减温胆汤,服药6剂,诸症皆除。

方八:活血安神方(谢勇,方)。

【构成】丹参30克、三棱30克、香附20克、木香20克、当归20克、栀子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具有活血化淤、清心思气之功,主治淤血型失眠。临床上应用活血化淤方药治疗失眠较为荒废。谢氏不雅察到本组病例中近50%具有淤血局势,故设本方。方中以丹参、三棱,活血化淤,以当归养血活血,配用木香、香附行气,起到“气行血也行”的作用;又配以栀子清心泻火以安静神。因此,取得了考究的效采。

【疔效不雅察】治疗120例神经官能症失眠患者,显效(症状消失,能正常使命和学习)48例,占40%;好转42例,占35%,无效30例,占25%;总灵验率为75%。治疗120例梢神分裂症失眠患者,显效33例,占27.5%;好转45例,占37.5%,无效42例,占35%;总灵验率为65%。

方九:甘麦安志汤(黄文东,方)。

【构成】炙甘草10克、淮小麦30克、红枣5枚,郁金10克、菖蒲10克、远志5克、珍珠母30克、党参10克、陈皮10_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由“甘麦红枣汤”合“安神定志丸”加減而成,治疗因劳想过度导致心脾两亏,脾不健运,气血生化不旺,心失所养,而成失眠、忘记、精神不易集结等证。黄老先生是我国了得的中医教悔家,亦然一位独具一格的中医临床家。甘麦红枣汤本为脏躁良方,黄氏用于不寐重症,颇有新怠,开导了治疗不寐的新门道。合计心血吃亏者,治疗要点不在养血,而在补脾益气。如H纳增多,大便正常,则养分罗致较好,气血渐充,而心神得以安宁,使严重失眠症逐渐好转。

【病案例如】王××,女,33岁。

初诊,1975年4月10日。

病东谈主患失眠10余年,本年尤为严重。近3月来虽临睡前服安眠药,但入睡不到3小时,以致仅能睡1小时。醒后心悸不宁,轻狂,不行再入睡。上昼头昏,下昼头胀痛,晚上面痛尤甚,头部筋脉病笃,颈部板紧不舒,食欲悔怨,嗳气,忘记,辂神不易集结,情谊抑郎,以往便秘,近1月来大便日行二三次,精神疲乏,怕冷,腰酸带下。脉弦细,舌质.淡青,苔薄腻。此属脾胃运化不建,生化之源不旺,气血亏虚,血不养心,以致心神不安,肝阳上扰,由失眠心悸引动手昏胀痛之症。治宜补养心脾为主,投以“甘麦安志汤”加减,24剂,失眠乃愈。

方十:栀豉加味汤(熊寥笙,方)。

【构成】淡豆豉12克、炒栀子12克、苡仁15克、杏仁9克、京半夏9克、带皮茯苓18克、川朴9克、藿香9克、酒芩9克、大豆卷50克、佩兰9克、鲜荷叶半张。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为干冷壅阻中宫,心肾不交之失眠证。本方乃“栀子豉汤”加味,原“栀子豉汤”本不治失眠,为治余热留念胸中之剂。而干冷壅阻中宫,心肾不交之失眠证,与栀子豉汤证病机相符,故熊氏用之化裁而治疗。栀子苦寒能泻热,主治心中高下一切诸证。豆豉轻狂上行,化浊为清,其性味咸平,和治干冷诸证。王孟英,谓:“栀子豉汤”为宣解秽浊之圣药,用以治干冷壅阻中宫之失眠,也赖其宣解秽浊之力。

【病案例如】白××,男,40岁。

患失眠已7月。寂寥困倦无力,食欲悔怨,口腻乏味,总觉胸脘痞闷不适,小便黄而短,入夜担惊受怕,波折枕席,难以入睡,每夜只可睡二三小时,苻时竞一夜不行入睡。曾服各式中西安神药剂,均未获效。切其脉滴数,视其舌苔白腻。病属干冷阻于中宫,心肾不交之候,宜先治其病,病去则神安入睡,失眠不治而愈。若单以宁快慰神为治,则劳而无功矣。宜导干冷下行,引水液上升,水火济,阴阳和,绪病必愈。拟投栀豉加味汤治之,药尽3剂,诸恙皆除,能正常入睡。嘱忌食黄酒及醪糟,免再生干冷。

六、半身不摄(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所留传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摄、言语不利、口眼倾斜等症状。当代西医学对本病并无特殊灵验的办法,主若是应用物理疗法以及保护伞经及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而中医合计中风后遗症主若是由于中风之后气虚血淤,头绪淤阻,风痰阻络,或肝肾二亏,精血不足,筋晋失养所致。临床治疗上多用补气活血、化淤通络之品,再配以蜈蚣、地龙等虫类药,具有搜剔窍络痰淤之功效,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较为灵验。

方一:血栓解方(周里等,方)。

【构成】水蛭15克、郁金20克、川芎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粉,制成片剂,每片重0.3克、每次眼6片,逐日3次,7天为1疗程。停药2天,从头下1疗程,8个疗程为治疗期限。

【注释】方中水蛭破血逐淤通经,虫类药走窜通经,擅长治恶疾,是临床中千里疴、宿疾的常用药物。当代药理预计也阐发,水蛭所含水蛭素能阻截凝血酶对纤维卵白元的作用,从而阻碍血液的凝固,并有贬低血脂的作用,因此关于心脑血管病有较好的防止和治疗作用。是以水姪配郁金、川芎具有活血行气、抗栓通络的功能,治疗中风之后气虚血淤、头绪淤阻、风痰阻络引起的半身不摄。

【疔效不雅察】治疗243例,基本痊可(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患肢功能、语言功能、精神毅力等基本回报正常,活命可自理)99例,显效(症状及体征昭彰好转,稍加协助不错行走,活命基本自理)73例,跨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但不行单独行走及活命自理)35例,无效36例,总灵验率为85%。

方二:偏瘫康复方(赵振兴,方)。

【姐成】制马钱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30克(或用金水蛇3条),川芎30克、蜈蚣30克。

【用法】先将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细粉(能减少毒反作用),再与研为细末的其他诸药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药粉0.3克)。每天夜间睡觉前用滚水送服1~5丸,服后即卧床,忌下床来去和昼间服用。

【注释】方中主药马钱子有毒性,因此一定要按药材炮制轨范依样画葫芦,不可琉忽。服本药时需着重从小剂(1丸)运转,服后约40~50分钟患者自发忠侧肢体张、力增,或有蚁行感,或灼热如火烤,或良晌性麻痹窜痛,属正常药物作用,说明服药剂量已够,不可再增多药量,以免发生中毒现象。如无响应,次日递加为2丸,以后每隔1周递加1丸,最多数为逐日服5丸,但邻接服用时候不得超过90天,以防蓄积中毒,停药2~3周后不绝服用。本方对软瘫疗效较为细目,对硬瘫在服本方恶果较差时,可加服由僵蚕30克、白芍40克、伸筋草12克、丹参30克、由芥子10克、炙甘草6克。构成的汤药,逐日1剂,可增强疗效。

【疗效不雅察】治疗100例,基本治疗(肢体功能基本回报,活命自理,能投入轻膂力服务)31例,显效(肢体功能回报较好,步履无艰苦,但聪慧动作差,活命能部分自理)38例,好转(下肢功能回报,上肢出现主动运动,或手指出现屈伸动作,行走无艰苦,但活命不行自理)24例,无效7例。

方三:豨莶至阴汤(任应秋,方)。

【构成】制豨莶草50克、干地黄15克、盐知母2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炒赤芍29克、龟板10克、牛膝10克、甘菊花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黄柏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凡中风阴虚之症,见有头晕,耳鸣,眼花少寐,已而舌强言蹇,口眼倾斜,半身不摄,两手捏固,肢体强直,时或抽搐,面裸体热,轻狂不安,甚则已而呈现晕厥状态,言语失利,尿闭便秘等,可用豨莶草合“大补阴丸”方,以补养肾吃亏之阴精为主,并以当归、枸杞、牛膝,温养阴经非泄之气,赤芍、郁金、丹参、甘菊花,以活血平肝,共奏阴精复、阳气固、火以宁、风以熄之功,其患得愈。

【病案例如】陈××,男,50岁,中学教员。于1973年2月4日,初诊。患者于20多夭前,睡醒后欲翻身即觉昆仲不天真,强迫从右侧翻过,再想翻回即未能称愿。遂发口鼻倾斜,语言力图,吐字不清。其左半身正常,右半身呈弛缓性瘫痪。曾去某铁路病院诊治,临床诊断为脑血栓形成,入院半月余,疗效不著,嘱其服中药治疗,遂求余诊治。其证胸闷心烦,咽干想饮,小便色深,脉弦细而数,舌质红,苔薄少津。此乃阴虚热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余即投以“豨莶至阴汤”方,于上方中减去当归5克,去:黄柏,加入:连翘15克、栀子15克、花粉15克、进药3剂,烦热退,语言转清,口鼻倾斜见减。是其心经之热已退,而经筋之中所滞之血热尚未全清,复于方中,去:连翘、栀子,加入:橘络10克、广地龙5克。用药7剂,右侧偏瘫已回报,惟见舌质尚红,脉仍弦细,此乃阴虚尚待不绝滋养。又改以六味地黄丸方,投药10剂,诸痖皆除,康复如常。

方四:马钱还五汤(杜廷贵,方)。

【构成】黄芪30克、当归15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红花6克、桃仁6克、地龙12克、桑寄生30克、鸡血藤21克、丹参15克、蜈蚣1条,焦楂15克、制马钱子0.3~0.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将马钱子用沙炒至推广,使外部呈土黄色,内呈棕黄色,后去毛碾碎备用(着重制马钱子毒性甚烈,用量须严格掌捏。一般先用“补阳还五汤”加减,10~20剂后,病东谈主元气有所回报,此时再加入制马钱子于方中,促使头绪通,血流畅。如制马钱子用得过早恶果欠安)。

【注释】此乃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具有补气通络、活血化淤之功,用于气虚不行帅血之运、血流不畅、头绪阻滞引起的

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摄。方中黄芪、当归,补气养血;川芎、赤芍理气和血;桃仁、红花、丹参等破淤生新血;娱蚣、地龙、马钱子,通络镇痉。

【病案例如】张××,男,78岁,市民。患者于1974年3月21日晨,下床后已而摔倒,扶起后发现左侧肢体瘫疾,疲倦无力,因此急来诊治。病东谈主神志明晰,无大小便失禁。素有慢性胃炎病史,既往无高血压。查验体温正常,血压148/80毫米汞柱,精神尚可,容貌规定,被迫体位,能正确对答,个别字语不清,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响应灵敏。舌质暗淡,苔薄白,脉千里细无力,左侧肢体瘫痪,半身麻痹,皮肤温度低于健侧,痛觉消失,腱反射未引出,心肺(一),腹软,肝脾未涉及。此系老迈气衰,头绪虚浮,气虚血流不畅,血淤头绪阻滞。先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服用,服药11剂后,病东谈主肢体麻痹松开,左下肢稍稍能动,血压145/80毫米汞柱,脉千里细稍有劲,饮食正常。此乃药后浩气渐复,淤血稍化,头绪欲通而未通,需加重通经活络之品。将上方中加入制马钱子0.9克,连服6剂,病之上肢可抬举终点,手能捏持,但无力,下肢可在搀扶下行走,血压164/95毫米汞柱,且在服药后期肢体见有阵发性顫动,共发生3次,每次顫动2~3分钟,此为马钱子轻度中毒之症,故将上方制马钱子量由0.9克改为0.3克,不绝服用。病东谈主连服20余剂,左上肢已行动自在,手持捏有劲,穿衣解扣如常,下肢行动基本回报正常,血压145/80毫米汞柱。头绪已通,去制马钱子,照方再进5剂,并嘱加强功能磨真金不怕火,着重活命保重,病获痊可。2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方五:偏风汤(吴考槃,方)。

【构成】防风6克、防己6克、独活9克、秦艽9克、炒桑枝9克、干菖蒲9克、生牛膝9克、红花3克、磁石9克、丝瓜络3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半身不摄乃偏风中络,邪从外来,治宜仍从出门。方中防风,治大风、风行周身;独活,治风寒所击;菖蒲治风寒湿痹、通九窍;防己,《别录》谓:其治中风,通腠理,利九窍;秦艽,治风非论久新;磁石,通枢纽;桑枝,去习惯,牛膝、丝瓜络,通经达络;红花,《金匮要略》云:其治62种风。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宣络之效,故本方主治风邪中络之半身不摄。

【病案例如】夏××,男,48岁。

主诉:酒后卧床,醒来突感左半身麻痹不仁,难以步履,语言欠清。

辨证:醉卧腠理空疏,风邪乘客,经络失运,病属偏风中络。《灵枢经》曰:“偏风身偏无须,病在分腠之间”。

治法:拟疏邪宣络。

处方:防风、防己,各6克、独活9克、秦艽9克、炒桑枝9克、干菖蒲9克、生牛膝9克、红花3克、磁石9克、丝瓜络3克。3帖。

二诊:语言已清,麻痹也有好转,略可移步。药已灵验,但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原方,去:菖蒲,加:太子参9克、橘络1.5克,以补气通络,3帖。

方六:活血平肝汤(黄文东,方)。

【构成】豨莶草15克、山羊角12克、生槐米15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4.5克、牛膝9克、木瓜9克、桑寄生15克、鸡血藤30克、地龙4.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中风后遗症主若是由于中风之后气虚血淤,头绪淤阻,风痰阻络,或肝肾二亏,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所致。在临床由于血脉痹阻、经隧欠亨所致的,治当用活血化淤之法。若见血压偏高而见头痛眩晕者,可与平肝熄风潜阳法同用。故本方中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药,配合牛膝、桑寄生,以下行肝肾,强筋骨,又有降压作用;山羊角、豨莶草、生槐米,平肝降压;木瓜、鸡血藤、地龙等舒筋通络。风中经络之症,临床上常用《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为主方,但黄文东先生合计血压偏高、筋脉拘孪的患者,必须重用平肝潜阳和活血祛淤通络之剂。在肝阳渐平后,始加入补气药,用跫也不宜多。对“补阳还五汤”的行使,应凭证施行情况有所侧重。“补阳还五汤”原方中重用黄芪,包含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之意。如果外风入中经络,或内风肝阳亢盛之时,黄芪不宜早用,更不宜多数应用,必须辨说明确,天真举捏,始能奏效。对古方不行拘泥,此也有所示。

【病案例如】赵××,男,50岁,干部。初诊:1975年1月23日。中风已2年余,留传口眼喁斜、右半身不摄、手指踡曲、足趾难伸等症,兼有痰多,心悸少寐,血压偏高(170/120毫米汞柱)。舌偏淡、边淤紫,苔薄腻,脉细弦。此乃风阳挟痰上升,走窜经络,头绪淤阻,气血循行不畅所致,治拟平肝化痰,活血通络。

豨签草15克、山羊角12克、生槐米15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4.5克、牛膝9克、木瓜9克、桑寄生15克、指迷茯苓丸12克(包煎)。7剂。

二、三、四诊,方药未改变。

五诊:2月27日。前几诊病情无变化,方药未改变,服药以后血压渐踏实(160/100毫米汞柱),尚存心悸多梦,大便不杨,自发内热颇盛。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弦。再予活血通络,清热安神之法。

当归12克、赤芍12克、桂枝4.5克、木瓜4.5克、鸡血藤30克、桃仁9克、黄芩9克、合欢皮12克、夜交藤30克、炒六曲9克、地龙片4.5克。

六、七、八、九、十诊,方药未改变。

十二诊:4月24日。经过前几次复诊,右臂已能举动,手指距平伸已不远,就寝跨越,心悸也减,但觉神疲乏力,苔、脉如前。再予原方加黄芪3克。

十三诊:5月22日。前哨又服30剂,右半身不摄接近回报,手指平伸已无艰苦,惟捏物不若左手有劲,持杖步行也较前为稳,头昏,夜梦又多,再予前法。

真珠母30克、钩藤12克、当归9克、赤芍12克、丹参9克、红花4.5克、木瓜9克、夜交藤30克、地龙片4.5克。7剂。

方七:中风回春方(卫剑琴,方)。

【构成】当归,丹参、江花、忍冬藤、白花蛇、蜈蚣、地龙。

【用法】制成片剂,逐日3次,每次5~6片(每片0.3克),1个月为1疗程。

【注释】本方用当归、丹参、红花等活血祛淤之品,再以白花蛇、蜈蚣、地龙等虫类药,具有搜剔窍络痰淤之功效,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较为灵验。

【疗效不雅察】卫氏选择本方治疗118例,痊可(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行动回报正常)47例,显效(症状、体征昭彰改善,肢体行动度增大)42例,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改善,肢体行动有一定好转)19例,无效10例,总灵验率91.5%。

方八:养阴活血汤(赵菜,方)。

【构成】紫石英30克、赤芍药9克、金钗石斛15克、麦芽、谷芽,各30克、结茯苓10克、生晒参7克、制首乌12克、川续断12克、菟丝子12克、甘枸杞12克、三七粉4克、地龙9克、桑叶9克、杭菊花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赵氏对中风余风未熄、重振旗饱读、中风又作的治验,合计因肝肾吃亏,不行上养清窍,以致目不行开而生眩牮,淤血阻于经隧头绪,则生偏瘫、头痛;脉弦细数、舌质红、苔薄黄者,说明病势退后,尚多余风未熄,当虑重振旗饱读,中风又作。凭证叶夭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气充血盈,头绪通利,则病可痊可”的治疗原则,侧里于培补精血,益肝滋肾以治本,活血化淤以治标,妙在方中加入生晒参,茯苓、麦谷芽等益气健运之品,既可绵绵连续地把养分精微输往肝肾,又可促进病理居品排除。

【病案例如】陈××,男,52岁。初诊:1984年10月31日。主诉:本年7月11日上深夜止在伏案使命,已而头痛如劈,颈项痴呆,转侧艰苦,伴吐逆一次,继则晕厥不醒,由家属急送部队病院抢救。经腰穿发现均匀血性脑脊液,眼底查验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经对症处置,转××病院进一步诊治,CT查考阐发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该皖随便抢救出险后,遗下左侧头顶胀闷而痛,右侧半身瘫痪,不行张目,张目则眩晕欲仆,饮食二便尚调。

查验:脉弦细而数,重按无力,舌质红,苔薄黄,血压;150/114毫米汞柱。

辨证:肝肾不足,淤血阻塞清窍。

治法:益肝补肾,化淤开窍,佐以潜阳。

处方:紫石英30克、赤芍药9克、金钗石斛15克、麦芽、谷芽,各30克、结茯苓10克、生晒参7克、制首乌12克、川续断12克、菟丝子12克、甘枸杞12克、三七粉4克(分冲)。2剂。

二诊:11月2日。药后左侧头顶胀痛见减,稍能睁眼视物,右侧半身偏瘫同前。仍步前法,加:虫类药以济通窜之力,上方加地龙9克。4剂。

三诊:11月11日。药后诸症见减,睁眼已不眩晕,偏瘫也见好转,右侧手脚行动较前灵便。昨因衣被失慎,感受风邪,症见喷嚏、流涕,咳嗽无痰,咽干喜饮,溲赤如茶,脉细数,舌红,苔薄黄,证属风热上犯,治宜轻清疏解。

处方:冬桑叶9克、杭菊花9克、苦桔梗6克、香连翘9克、苏豆豉12克、北荆芥6克、川朴花6克、扁豆花6克、连神曲9克、苦杏仁6克、鸡苏散24克。2剂。

四诊:11月13日。药后外感已愈,视物仍有轻度眩晕,舌脉同前,血压:130/95毫米汞柱。在三诊方上,加:菊花炭6克。4剂。

经上方增减治疗,至12月26日止,除有瞻念看书报时久尚见眩晕之外,偏瘫已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自我嗅觉考究,要求返里。嘱按时查验,幸免过度疲劳,并加强躯壳磨真金不怕火,以求全功。

方九:青蒿鳖甲汤加减方(何设英,方)。

【构成】焚甲10克、青蒿5克、白薇5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玉竹10克、地龙10克、菖蒲5克、莲子心3克、紫贝齿10克、夜交藤10克、合欢花5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具有滋阴清热、通利经络之作用,用于热邪伤及肺金,母病及子,肺虚不行输布津液,肾失繁殖之源,则肾阴吃亏,肝风内动,邪留经络。证见骨蒸痨热,半身瘫痪,神昏抽搐等。方中以“青蒿鳖甲汤”加减,养阴透热。鳖甲滋阴退热,青蒿清泄肝胆和血分之热,白薇凉血退热,生地、玉竹、地骨皮、丹皮,滋阴凉血,地龙清热活血止痉。《温病条辨》指出:夜热早凉,乃邪不出表,邪热留于阴分,故不行纯用滋阴,更不宜苦寒。因滋阴则恋邪,苦寒则化燥伤阴。是以养阴清热.复阴以制火,邪去则热退,使隐伏于阴分之邪透发于阳分而解。又以菖蒲高兴窍而祛邪,莲子心、合欢花、夜交藤,养血安神而悦神志,紫贝齿平肝除热,明目潜阳。若能加健脑强神之剂,更可收全功。

【病案例如】王××,女,2岁半。初诊:1983年6月16日。主诉:(其父代诉)午后发烧,右侧肢体行动阻拦,左眼外斜睨40夭。病始于1983年1月,持续高热1周,体温39~40℃,纳呆,孱羸,经某西病院照胸片诊为:右侧支气管淋勾搭核。入院接管链霉素、雷米封等治疗。2个月后体温正常,胸片复查好转。但于1983年5月再次高烧,体温40℃以上,伴有嗜睡,喷射性吐逆,神志不清,阵阵抽搐。经查: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鲁钝,项强,克尼格征阳性,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化验白细胞11200/立方毫米,中性30%,淋巴69%,嗜酸1%,腰穿脑脊液压力升高,化验脑脊液细胞数1157立方毫米,白细胞32%,卵白微量,糖五管教诲弱阳性。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抢救治疗2天,神志苏酲,体温较前着落,但发现右侧肢体瘫软无力,右下肢方法疲塌,行走爾东谈主搀扶,右上肢上举受限,右手呈捏拳状难伸,左眼向外斜睨,精神鲁钝.言语不清,夜睡不安,盗汗,虽仍不绝以抗痨药物治疗,但午后体温仍持续在37~38℃,现已40余日。

查验:体温37.5℃,神志尚清,答话疲塌,面色不荣,楮神悔怨,形骸瘦弱,左眼向外斜睨,右上肢上举,高不终点,右手指屈伸不行自在,呈捏拳状拘挛,右下肢瘫软,舌红无苔,脉象细数。

辨证:阴虚生热,伤及经络。

治则:滋阴清热,通经活络。

处方:鳖甲10克、青蒿5克、白薇5克、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生地10克、玉竹10克、地龙10克。

二、三诊,方药未改变。

四诊:7月4日。大便通杨,面色已转红润,食欲增多,目睛有神,惟左眼仍向外斜睨,右侧肢体行动不自在,舌红苔薄白、脉细绥。筹议邪留经络、头绪淤阻,治以:袪淤开窍、通利经络。

处方:菖蒲5克、竹叶5克、莲子心3克、合欢花5克、紫贝齿10克、天花粉10克、夜交藤10克、炒麦芽10克、炒神曲10克。7剂。

五诊:7月14日。夜睡舒坦,时刻有所回报,言语较前明晰右上肢抬举伸屈及右下肢行走步态好转。再以原方加补益肝肾、健脑强神之药,眼药达2月之久,诸症均有好转,故效不更方。

患儿于1983年10月6日复查:体蜇增多,精神面色均好,言语明晰,时刻回报,斜睨的左眼规复,右侧肢体行动回报正常。患儿于一诊至统管辖愈,未服用任何西药。

七、慢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谈传染病,包括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丁型四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容易成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分两类:

①、慢性贻误性肝炎:阐扬为肝炎急性期后,病东谈主症状、体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伴有肝功能改变,病程达6个月以上者。一般症状较轻,每于过度劳累、饮酒后症状加重。

②、慢性行动性肝炎:阐扬为急性期后症状永恒不用失或反复发作,病程在半年以上。有恶心,厌食,孱羸,肝肿大及压痛、质量中,持续性脾肿大等,伴有蜘蛛痣,肝掌,或肝病容貌。血清转氨酶增高,絮状与浊度教诲常呈阳性,血清卵白电泳示球卵白增多,可见轻度出血倾向,如齿龈出血或紫瘢,病东谈主常吞并筹商节炎、肾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程约几年,临了可出现腹水、胃肠出血及肝功能衰退,有些可发展为代偿功能考究的肝硬化,永恒无症状。

本病属中医“黄疸”、“湿阻”、“肋痛”、“虚证”、“癥积”等范围。其病机多由干冷之邪绸缪,日久浩气损害,由实致虚,形成肝郁脾虚、肝肾不足、头绪淤阻等虚实夹杂的病理阐扬,其治疗也可行使清热利湿、疏肝健脾、补益肝肾、活血化淤等多种方法。

方一:益肝汤(关幼波,方)。

【构成】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苍术10克、藿香10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泽兰1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慢性贻误性肝炎的特性,除了病程较长除外,还有肝脾肿大及蜘蛛痣等。关老拟定此方治疗慢性肝炎是针对肝郁脾虚、气滞血淤、干冷未清患者而设。其治则当以健脾疏肝,活血化淤,佐以清热利湿为要。关老用此方治疗病东谈主甚多,百里挑一有验,足资模仿。余借用此方曾治疗数例,屡用屡效,病家赞颂不已。

【病案例如】陈某,男,23岁。于1971年5月来诊。患者于1967年患急性病苺性肝炎,在某西病院入院治疗半年,症状、肝功能好转而出院。但出院几年交曩昔肝区痛楚,劳累后加重。于1970年10月运转脾区也有痛楚,至1977年5月两肋痛楚加重,当作无力,食欲悔怨,大便溏薄,昆仲心热。检査一般情况尚可,肝上界第5肋间,下界锁骨中线肋缘下2厘米,质较软,有触痛,脾可涉及1厘米,轻度触痛,右手背可见蜘蛛痣。化验查验:肝功能在正常范围,血小板12万/mm3。舌苔白,脉千里滑。施方“益肝汤”。在治疗经过中,曾加减使用过:佩兰10克、生苡米15克、红花12克、鳖甲12克等,同期用西药肝太乐以保肝。服药2个月余,自发症状昭彰好转,就寝饮食及火小便正常,当作无力松开,昆仲心热已退,肝脾区痛楚大减。肝于肋下1厘米,触痛不昭彰,脾未涉及。复查肝功也未见特别,血小板升高为16.8万/mm3。后将上方改为九药脰之,并保重以善其后。

此例病东谈主肝脾肿大,肝功能查验正常,症见当作无力,食欲悔怨,大便溏薄,舌苔白,脉千里滑,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淤,兼见蜘蛛痣,两胁胀痛,脉见滑象,说明干冷未清,是以扶正之中重在健脾舒肝。方中参、术,健脾燥湿,归、芍,养血柔肝,另配合以疏肝理气和活血化淤之剂,气行则血易活,血活则淤易去,故而能收到祈望的疗效。

方二:香附旋复花加减方(余国俊,方)。

【构成】香附(醋制)10克、旋复花10克(包煎),法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杏仁10克、薏苡仁20克、瓜蒌仁10克、降香15克、桔梗10克。

【用法】水煎服,2日1剂。

【注释】香附旋复花汤,见于《温病条辨》,主治悬饮之属于络气不和者。余氏用涤饮通络法,投以“香附旋复花汤”去子苏加味,治疗悝性肝炎,也效验昭彰。

【病案例如】秦××,女,35岁。患慢性肝炎3年,曩昔胁肋掣痛、刺痛,伴胸闷腹胀、呕恶、暧气,选用中、西药物,症状改善不昭彰,舌质偏红,边尖满布紫暗小点,苔薄黄微腻,脉弦细。体检:肝肋下3厘米,GPT60单元,TTT9单元。辨证为悬饮阻塞肝络,投以“香附旋复花汤”加减:香附(醋制)10克、旋复花(包煎)10克、法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杏仁10克、窓仁20克、瓜蒌仁10克、降香15克、桔梗10克。2日1剂。

病东谈主服至15剂,胁肋掣痛消失,刺痛及其余诸证也松开。乃守前哨,去:法夏、陈皮,加:丹参15克、丹皮10克、茜单15克、赤芍10克、庇虫3克(轧细吞服),葱茎9支。病东谈主又服15剂,胁肋刺痛消失,舌质转淡红,边尖已无紫暗小点,苔薄白,脉弦缓,遂予“柴芍六正人汤”加味,以善后。患者服药3月余,除偶感纳差、乏力、易疲劳外,一如常东谈主。病东谈主经复查,肝肋下1.5厘米,肝功能正常。

方三:慢肝六味饮(邓铁涛,方)。

【构成】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川卑解10克、黄皮树叶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黄皮树叶,即黄皮果树之树叶,果如指头大,色黄,其叶有疏肝解郁、行气化浊的作用。邓老合计慢性肝炎病在肝脾二脏,而主要在于脾,脾虚是本病的共性,故健脾补气、扶土抑木是治疗慢性肝炎的总则,其他证型的慢性肝炎以“慢肝六味饮”加减治疗,也能取得考究恶果。

【病案例如】华某,女,40岁,干部。患无黄疸型肝炎1年余,不行坚持使命已数月。证见怠倦,胃纳差,胁痛,面色黄滞,唇淡,舌淡嫩,苔白厚,脉弦,肝大肋下2.5公分,谷丙转氨酶500单元。给予服用“慢肝六味饮”,加:扁豆12克。服药半个月后,胁痛减,楮神见好,胃纳增,仍怠倦。去黄皮树叶,再进半月,谷丙转氨酶降至200单元。照上方加减服药3个月,查验正常,坚持用药半年使疗效巩固,随访5年余,未见复发。

方四:养肝扶脾汤(李正全,方)。

【构成】枸杞子15克、当归12克、丹参30克、白芍10克、赤芍12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茵陈18克、五味子18克、神曲15克、郁金12克、麦芽15克。

【用法】逐日1剂,分3次服完。病势缓解或踏实后,可用本方倍量作散,真金不怕火蜜为丸,日服2~3次,每次9克、久服以巩固疗效。

【注释】本方具有养肝调血、疏肝理脾、活血化淤之功效,主治慢性肝炎或贻误性肝炎。李氏合计凡因疫毒所致肝病,最易耗伤肝之阴血,损其脏体,使肝血难藏,调血窝囊,疏泄渎职,久病则气血壅滞,肝脉不畅,营血郁阻,久郁致淤,累及脾胃。故此病其本多虚,其标多实。历代治肝方药,或滋养而失其琉调,或琉调又失其扶正,更有滥用行气破气、软坚化淤者。方药也多以“一贯煎、归芍地黄汤、四逆散、放荡散”等加减,或更以“三棱、莪术、红花、桃仁、水蛭”之属攻破之。此类方药,初用似可奏效一时,继用则或因滋腻而不行受,或因攻伐而损其正。不解其理,执方致弊,以致病势久延或恶化者,临证并非罕有。故善治肝病者,当以滋养扶补而不失疏调,疏调之中寓以扶补,治肝兼顾脾胃,方药和缓,服之能受,久服无碍,以使正虚能复,营血能调,气机杨利,邪除乃愈。

初服本方后,腹胀反甚者,多为气滞湿郁,或虚不受补之故,宜暂去党参,加:泡参或黄芪15~30克,久病未复,脾胃气虚甚者,宜去党参,加:东北晒参或东北红参2~5克,药后股泻者,宜去当归,加:山茱萸12~15克;大便稀溏或药后泻肚甚者,宜去:当归,加:茯苓12~15克;兼气滞腹胀甚者,去:当归、五味子,加:山校12克、鸡内金12克,黄疸甚者,加:财富草30克、茵陈加至30克。

【病案例如】刘某,男,41岁,工程师。12年前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入院月余后出院。因其时治未尽善,故这次虽经多方治疗,仍未奏效。近2年来,诸症连续加重,形骸孱羸,精神寂寥,面色萎黄而青晦,纳差,肢体乏力,肝肋下2.5厘米,成中偏硬,压痛昭彰,脾肋下1.5厘米,腹水征(+~++),手掌大小鱼际红赤,舌质瘦红而淤黯,舌苔白黄而略腻,脉象细弦。肝功能全面损害,B超、辐射性同位素肝扫描发现肝脾昭彰肿大,诊为早期肝硬化。经用本方,去:党参、当归加东北红参5克、车前子15克,逐日1剂,服至25剂后,诸症昭彰松开,腹水消退。继服60剂,诸症悉减,肝功回报,肝脾回缩至正常。继减东北红参量为3克、去车前子,加:山茱萸15克、逐日1剂,连服30剂后,疗效得到巩固。其后以本方倍量为蜜丸,日服3次,每次9克;3个月后,减为逐日2次,日夕各9克。丸剂继服6个月后,效固而停药,迄今已随访6年未再复发。

总之,李氏应用此方治疗馒性、贻误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等,锌有较好疗效,但应着重的是:切勿症减即停药,或稍有不适而易方。

方五:犀泽汤(顔德磐,方)。

【构成】广犀角3克(研粉吞服),泽兰15克、败酱草15克、土茯苓30克、对坐草30克、幽谷木3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此方关于干冷蕴蒸、气滞血淤型乙型肝炎疗效颇隹。本方具有降酶降絮作用。临床不雅察说明,单味广犀角粉关于贻误性肝炎之永恒谷丙转氨酶不降者也颇有恶果,而且能使HBsAg转阴。

【病案例如】徐××,女,26岁。患无黄疸型乙型肝炎4月余。查验谷丙转氨酶200单元,HBsAg阳性,自发肝区痛楚,经事愆期。舌紫,苔薄腻。乃肝之淤热胶著不化,给予“犀泽汤”加减治疗。经治后肝功各项回报正常,HBsAg转阴,月事如期而至。随访3年,未复发。

方六:加味四逆散(汤)(赵尚久,方)。

【构成】柴胡10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郁金10克、丹参10~15克、神曲10克、麦芽15克、连翘10~15克、板蓝根15~20克、藿香10克、甘草5克、茅根1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方由甘草(炙)、枳实(破,水溃,炙干)、柴胡、芍药构成。功能疏肝理脾,解郁透热。主治肝失条达,气郁致厥,昆仲厥冷,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脉细。赵尚久医生应用“四逆败(汤)”常凭证具体病东谈主略作加减,治疗一些慢性肝炎及转氨酶持续不降或急性无黄疽型肝炎、黄疸型肝炎(黄疸基本放弃后),有较好的疗效。“加味四逆散(汤)”功能疏肝解郁,清热和胃,用于肝胆郁热、胃结怨降之慢性肝炎行动期患者尤为稳健。

【病案例如】李某,女,38岁,常德县东谈主。于1974年1月18日就诊。患者自1971年〗月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入院治疗3个月,基本治疗出院。1974年复发,再次入院5个月,时间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就怕高达600单元,患者曾要求转省级病院治疗。经查验肝大肋下2厘米,脾未涉及。化验谷丙转氨酶560单元,麝浊20单元,麝絮(卅),黄疸指数正常,诊为慢性肝炎行动期。病东谈主自发两胁胀痛,食欲悔怨,恶心吐逆,楮神疲乏,大便时溏时结,小便黄赤,口苦咽干,鼻内血痂,手心发烧,舌红苔白腻,脉弦略数。证属肝胆郁热,胃结怨降。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和胃。投以“加味四逆散(汤)”,服药30剂,复査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25单元,麝浊7单元,廨絮(+),其余诸症消失。又服原方20剂,再复查肝功已全部回报正常。不雅察5个月,未见复发。

另:赵氏善用此方,曾用以治疗前述种种型肝病患者50余例,收效甚佳,足资参考!

方七:生三七粉方(安浚,方)。

【构成】生三七粉。

【用法】每次1.5~2克、逐日3次,空腹温滚水送下。

着重:忌食辛辣香燥和过于浓重之品,情谊宜疏扬为佳。

【注释】三七粉,为活血化淤类药物,具有补血活血、祛淤生新、止痛之功。该药治疗悝性肝炎而疗效杰出,是药证相符的缘故。安氏合计慢性肝炎的成因,主若是淤血所致。因肝为載血之脏,司琉泄喜条达。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平直影响气机的调杨,血脉的运行。《血证论》说:“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气滞则湿郁液停,血淤则蕴热内生等。反之,湿邪久羁,阻碍气机,或久病气虚,气血运行不畅,也可致淤滞肝脉而发为肝病。两种病机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的。安氏将惺性贻误性肝炎分为四型即:血淤气滞型,淤热蕴结型,血淤气虚型,血淤湿郁型。

肝之为病,则气血结怨,肝络淤滞,气机失畅,发为血淤气滞证。三七粉治疗该型病证,能起到化淤通络之功,俾淤血得去,肝络得通,则气机条扬,所谓本脏自病,不足它脏则易治矣,故该型疗效最好。而清脏浊壅,日久而继,淤血不去训j新血难生,病及脾土而后夭化源匮乏,出现心悸失眠、胁肋作痛、身倦乏力等,病证为血淤气虚。而三七粉具有双向调动之药理作用:一则祛淤活血,二则补血生新,故关于气虚血淤之肝病,也可收效,即淤血得去,则新血自生。由于此类患者病程较长,素体浩气不足,或久病致正虚,故疗程长而收效缓。血淤气滞,肝病侮脾,脾失健运,湿浊内蕴而为血淤湿郁之变。三七粉治疗该型肝炎的药理作用,体现了淤血消而气机畅,则湿宣化、郁滞解。淤结不解,蕴而生热,发为淤热蕴结证,其治疗上又体现了淤逐则郁热随之而清,所谓不清热而热自清也。

安氏选择生三七粉,治疗53例中,慢性贻误性肝炎49例,治疗41例,显效5例,无效3例;名义抗质阳性肝炎4例,治疗2例,显效1例,无效1例。

【病案例如】洪××,男,53岁,重庆姿首材料预计所工程师。于1980年7月18日就诊,主述患慢性肝炎12年,永恒治疔未愈。近1月来肝区凄惨,阵发性掣痛牵引腰背,稍劳累则加重,伴少食脘胀、寐差、神疲等症,屡服中西药物,收效甚微。实验室肝功能检査,锌浊20单元,麝浊18单元,谷丙转氨酶(金氏法)295单元,白卵白3.5克%,球卵白4.2克%,名义抗原测定为阴性。肝肋下3厘米,质中等硬度,脾肋下2厘米,舌下靜脉昭彰淤血征,面色晦黯。中医分型属血淤气滞,给予生三七粉,每次2克。逐日3次,嘱以清淡之肴为食。1周后再诊,自述肝区凄惨及辐射痛均有松开,少食腹胀也有改善,乃继用前法。治疗时间,患者出现过口苦、泛酸症状,临时辅以萸连片,数日该症除后,仍单用三七粉治疗。2个月后,患者自发症状大减,实验室肝功能复查:锌浊13单元,麝浊6单元,谷丙转氨酶102单元,白卵白4.5克%,球卵白2.5克%,舌下静脉淤点消退。继服三七粉1月以巩固疗效,此后痊可。

八、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菱缩性胃炎,是指由于各式原因引起的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凭证胃镜和胃的活组织查验,可见粘膜层皱襞平滑、萎缩变薄、炎症浸润深至粘膜基层、腺体大部分萎缩消失、胃酸及胃卵白酶分泌减少。本病在中医学属“胃朊脘痛”范围。合计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与情志所伤,两者又互为影响,而致胃病。饮食所伤,脾胃受损,再遇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克脾,而致肝胃不和;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胃郁热,火郁热蕴,又易耗伤胃阴,胃阴不足,失其润降。初病在气,久痛入络,头绪受损,气血结怨而致淤血作痛;病久不愈;脾胃年迈,中气不足,或脾胃素虚,又过食生冷,克伐中阳,转为脾胃虚寒之证。治疗应以疏肝和胃、滋阴养胃、温胃建中为法。

方一:参灵散(殷晓明,方)。

【构成】党参40克、五灵脂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前东谈主曾曰:东谈主参最怕五灵脂!把两者的配伍视为相畏范围。党参有与东谈主参功用同样之处,但党参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饱读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在临床实践中阐发,党参与五灵脂同用,具有益气健脾、化淤行滞之功,治慢性蒌缩性胃炎证属脾虚血淤型的病东谈主,皆收卓效。

【病案例如】何某,女,43岁,工东谈主。于1978年5月3日,初诊。患者于10年前运转患病,时有上腹部痛楚,多发生在饮食以后,每年平均发作1~2次,每次持续10~20夭不等。1978年12月后胃脘胀痛日益加重,时常嗳气,曾服多种解痉镇痛西药不行缓解,于1978年1月住江西某西病院治疗。经胃镜查验见:大弯及小弯侧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胃窦部粘膜小弯口有出血点及充血,蠕动增强,粘膜蠕动时有外翻现象,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并胃粘膜脱垂。胃液分析及钡笠查验均稳健上述诊断。入院2个月,曾用中西药物治疗,痛楚不行缓解,遂出院来此治疗。证见胃脘胀痛,进食后胀痛加重,拒按,食欲悔怨广当作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干。舌质黯红,苔少,脉细涩。此为特性不足,胃滞血淤。治宜健脾益气,化淤通滞,用方“参灵散”。服药5剂后,胃脘痛楚已稍有缓解,药见恶果,故嘱其不绝服用。服药18剂后胃脘痛楚已基本缓解,口干消失,精神食欲均有较大改善。照方坚持服用48剂后,胃脘痛楚全止,每顿可食4两米饭独揽,且无其它不适之感。其后嘱其着重饮食有节,幸免辛辣煎炒食物,间服“参灵散”,至1978年8月复查:胃镜查验汽粘膜病变已消失,胃液分析胃酸正常,经X光钡餐查验,胃及十二指肠均无特别发现。病愈后随访快要2年,未见复发。

方二:活血化淤汤(苗世举,方)。

【构成】黄芪2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良姜10克、枳实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具有益气理气、温中散寒、活血化淤之功能,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凭证当代医学合计,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固有腺体减少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因局部微轮回阻拦而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缺氧、胡闹。用活血化淤法或者改善微轮回,以促进萎缩的胃粘膜腺体的养分供应,使萎缩的腺体再生而获效。

【疗效现察】舟师四〇三病院,曾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治疗21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灵验率为96%。

方三:荣胃散(宋善安,方)。

【构成】欧好意思参60克、金钗石斛60克、白木耳60克、香蘑菇60克、灵芝60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细末,装入胶囊,逐日3次,每次3~4粒;可单独应用,也可和其他药物同用。

若有淤血局势者,加:田三七60克;脾阳虚者,欧好意思参改用红参60克,贫血昭彰者,加:用:胎盘1具。

【注释】萎缩性胃炎初病在气,久痛入络,头绪受损,气血结怨而致淤血作痛,病久不愈,脾胃年迈,中气不足,故宋氏拟以荣胃散淤之法治疗慢性萎缩性笱炎,关于回报胃粘膜而防止恶性变确有昭彰恶果。

【病案例如】胡某,男,40岁,队列干部。患蒌缩性胃炎已5年,曩昔上腹部凄惨,时轻时重,食欲悔怨,面色煞白,舌质紫黯,苔白,曾数次反复呕血、黑便,在某西病院作念过抢救治疗。经纤维胃镜查验,胃窦部充血水肿,红白相间,并有好多结节,取活检,病理陈诉未见癌组织,诊为萎缩性胃炎。曾服用中药治疗5年,再作念胃镜检査,未见好转。来此诊治,投以“荣胃散、丹参饮,发笑散”加:田三七,治疗3个月,胃镜查验为浅表性胃炎,结节消失,红白相间区缩小,自发症状昭彰松开。嘱其不绝眼荣胃散,以巩固定效。

方四:愈胃汤(黄来良,方)。

【构成】丹参30克、白芍30克、龙葵30克、菝葜30克、细辛3克、炙甘草5克、制乳香3克、砂仁(后下),发笑散(包)18克、乌梅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行气健脾之功,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方中菝葜、龙葵等清热解毒消炎,白芍、甘草、乌梅等含有各式布机酸,能促进胃腺之分泌;丹参、乳香、发笑散,活血化淤,增多血液轮回,加快胃粘膜推陈出新,促进粘膜炎症愈合;砂仁,以助消化;细辛,有局部麻醉作用,止痛恶果较佳。

【疗效不雅察】上海中医学院从属病院,用本方治疗41例,临床治疗11例,显效21例,跨越9例。

方五:健脾养阴通络汤(邓铁涛,方)。

【构成】太子参24克、云苓12克、淮山药18克、石斛12克、小环钗9克、丹参18克、鳖甲30克(先煎),麦芽18克、百合18克、红枣4枚,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看,萎缩性.胃炎实为本虚标实的虚损病。本病之虚,主要为脾胃亏虚,脾亏虚于阳气,胃亏虚于阴液,此为发病的前提和实质。其病机的成因则多由烦劳病笃,想虑过度,暗耗阳气,损害阴液;也有永恒饮食失节,阻拦调养,致使后夭损害,也可因先夭不足,后夭失养,大病失调所致。本病之实,多为虚损之后所继发,特性亏虚,血失饱读励,血滞成淤阻络,此为一;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停聚,此为二;淤阻湿郁加之阴液吃亏,则易引致虚火妄动,此为三。在治疗上,补特性,养胃阴,是治疗之根底,但标实不除,不行很好地固本,是以活络祛淤,除湿化痰,清退虚热,亦然不可忽略的迫切措施。

【病案例如】吴某,女,47岁。初诊:1978年3月9日。主诉:患胃病30余年,近3个月加重,纳呆消瘐,间歇性吐逆,某西病院作念纤维胃镜查验诊断: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胃下垂,经治疗未见好转。入院后经补液、解痉止痛、安宁、消炎等治疗,吐逆止,继以助消化药后好转,能进半流质食物,但逐日进食仅50克独揽,故体重仍鄙人降,几个月共减重12公斤,于3月9日来诊。

诊查:诊碰面色黄滞少华,唇黯,舌黯嫩,留有齿印,舌边有淤点淤斑,苔剥近于光苔,只于舌根有疏落之腐苔,脉左弦细,右虚寸弱尺更弱,低热,大便7天未行,背部夹脊有多处压痛点。

辨证:此乃气阴大虚,胃失煦养,血失饱读励,淤阻头绪之候。

治法:补气健脾和胃,养阴救津,佐以活血通络,兼退虚热。

处方:太子参24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9克、小环钗9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麦芽18克、甘草5克。

另:参须9克,每周炖服1次,7剂。

二诊:3月15日。低热退,精神渐好,食量增多,唯大便秘结难排,面色由黄滞转稍有津润,唇黯,舌嫩色黯,苔薄白(中根部),舌边淤斑,脉右细弱,左细而弦,稍滑缓。病有起色,治守前法,于前哨加白术9克、大麻仁18克、另炖服参须9克、每5天1次。

三诊、四诊、五诊,仍守前法,于前哨中,加:百合30克、素馨花6克。连服24剂。

六诊:4月18日。病况好转,4月15日作纤维镜查验:慢性浅表性溃疡(已非萎缩性胃炎),活检也为慢性炎症细胞。舌质淡黯,苔薄白(全舌有苔),舌边淤斑缩小,脉缓稍弦。照前哨,改:小环钗15克、百合24克、丹参15克。共服半个月。

七诊:5月3日。患者自发考究,每天可食150~200克米饭,面色转润,颧部仍黯,唇淡,舌质淡,淤斑色变浅,苔薄白,脉左细,右稍弦。

【处方】太子参30克、黄芪15克、云苓12克、白术9克、淮山药18克、龟板30克(先煎),小环钗12克、丹参15克、麦芽30克、红枣4枚,甘草5克。

病东谈主带药出院,不绝到杭州治疗半年后回报使命,跟踪不雅察于今7年余,未见复发。

方六:黄莲温胆汤加味方(谢昌仁,方)。

【构成】炒川莲2克、橘皮6克、姜半夏10克、炒枳壳6克、茯苓10克、炒竹茹6克、甘草3克、白芍10克、北沙参12克、石斛12克、蒌皮12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萎缩性胃炎患者,大多有“痛、胀、嘈”三大主症,病机可空洞为“热郁气滞,胃结怨降”。气滞欠亨则痛,胃结怨降则胀,热郁中焦则嘈杂。谢老先生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法,治疗此病,颇为应手。

【病案例如】王某,男,40岁。于1983年11月3日,初诊。

主诉:一年前因过度劳累,始感胃脘不舒,加之家事纳闷,一度心扉不畅,饮食渐减,时常胃中饥嘈不宁,时而腹胀不适。近3月来又伴H痛蒙眬,偶有加重,大便秘结,数日一转,小溲阻拦。近周来,夜寐不谧,甚感疲乏,在某西病院作念胃镜查验,诊断“浅表性萎缩性胃炎”,服中西药都未奏效,遂来就诊。

诊查:舌质偏红,苔两侧薄黄,中少而裂,脉象小弦。

辨证:为肝胃不和,气滞热郁,损耗胃阴所致。

处方:炒川莲2克、橘皮5克、姜半夏10克、炒枳壳6克、茯苓10克、炒竹茹6克、甘草3克、北沙参12克、白芍10克、石斛12克、蒌皮12克、火麻仁10克。

瞩忌食简易辛辣、滋腻及刺激性食物。

上方药加减,连服50天,诸症向愈,半年后随访,恙安未发,胃镜查验:胃粘膜正常。

方七:青蒲饮加味(傅宗翰,方)。

【构成】青木香5克、蒲公英6克、四季青9克、川黄莲2克、玫瑰花3克、娑罗子6克、佛手片3克、杭白芍10克、粉甘草2克、鸡内金5克、石斛10克、太子参10克、凤凰衣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肝为刚脏,性喜条达,疏泄失度,则易犯胃。若肝气多余,木郁日久,化热伤阴,乃致胃阴受伤,胃脘痛楚不已,常常嗳气,则以青木香、娑罗子、佛手片、玫瑰花,疏肝郁;蒲公英、四季青、黄莲,清胃热;石斛、白芍,养胃阴、柔肝体;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乃为“治肝即可安胃”矣!又以太子参、凤凰衣,扶正护膜,使萎缩性胃炎诸症渐安。

【病案例如】于某,男,37岁。初诊:1977年4月8日。

主诉:胃痛有年,屡治罔效。旧年底经西病院纤维胃镜查验并活体组织病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诊查:脘痛日剧,持续不已,常常嗳气,口咽干苦,大便秘结,脉弦,舌质红。

辨证:乃肝气郁结日久,气从火葬,横乘宵土,形成热郁气滞、肝胃不和之症。

治法:取清琉和胃而不耗液者为当,方用:青蒲饮加味。

处方:青木香5克、蒲公英6克、四季青9克、川连2克、玫瑰花3克、娑罗子6克、佛手片3克、杭白芍10克、粉甘草2克、鸡内金5克、石斛10克。

二诊:间斯服药近月,胃痛已平,嗳气渐止,口也不干,舌偏红,苔薄少,脉弦滑。前法已获效端,循意追进,冀以巩固。

处方:青木香6克、蒲公荚10克、四季青10克、杭白芍10克、粉甘草3克、太子参10克、凤凰衣5克、鸡内金6克。

继又服药近半年,恙情一直巩固;偶在饮食失慎时,胃痛小发。胃镜复查,已示好转。苔薄,舌略红。嘱以清养和胃之剂间服巩固疗效。

方八:三味散(尹文绪,方)。

【构成】蒸热山药100克、生鸡内金100克、醋制半夏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逐日3次,每次3克。饭前温滚水送服。2个月为1疗程。

【注释】本方功能益脾润胃,降逆平冲,燥湿化淤,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尹氏合计,脾胃年迈,纳运欠安,升降逆乱,湿阻,气滞及血淤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而治疔应收拢益脾润胃,降逆平冲,燥湿化淤这一基本设施。但益脾不行燥胃,补气不行太湿,润胃不行阻脾,养阴不可太腻,祛湿化淤不要太峻,以防损中伤正。

【疗效不雅察】尹氏用本方治疗61例,痊可(症状消失,部分胃镜复查胃粘膜萎缩性病变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8例,好转(症状昭彰松开)32例,灵验(症状松开,但间或复发)22例,无效2例,总灵验率97%。最短2个疗程,最长13个疗程,一般为3~5个疗程。

方九:胃乐益汤(陈泽民,方)。

【构成】菝葜、白花蛇舌草、僵蚕、壁虎。

【用法】按6∶5∶1.5∶0.1比例构成,制成合剂。每次服50毫升,逐日3次,3个月为1疗程。

【注释】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为胃络干冷内蕴,气血淤结而成,故本方选用菝葜、白花蛇舌草、俚蚕、壁虎以化淤通络,清热解羝,使用辨病与辨证相鸠合的方法进行合座治疗,普及了疗效。如脾虚气滞(含虚寒)型,加:服党参、陈皮、半夏、鸡内金、白术、茯苓、山楂、广木香、砂仁、炙甘草;肝胃阴虚(含气阴不足)型,加:服沙参、生地、麦冬、石斛、白芍、佛手、山栀、枸杞、蒲公英、甘草;脾胃干冷型,加:服藿香、赤苓、厚朴、苍术、半夏、苡仁、蔻仁、黄莲、蒲公英。肝胃不和型,加:服柴胡、当归、白芍、白术、枳壳、山栀、鸡内金、川楝子、郁金、甘草。

【疔效不雅察】治疗35例,显效20例,灵验14例,无效1例,总灵验率为97.1%,21例作胃镜及胃粘膜活检复查,显效10例,灵验4例,无效7例,总灵验率为66.7%。

方十:清肝和胃汤(民间,方)。

【构成】柴胡9克、黄芩9克、郁金9克、枳壳9克、川楝子9克、玄胡索9克、佛手片9克、绿萼梅9克、蒲公英15克、青皮9克、陈皮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所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是由肝气郁结化热,肝胃不和,胃气阻滞所致。慢性蒌缩性胃窦炎属中医的“胃痛”范围。本病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脾二脏关系甚为密切。肝为刚脏,主琉泄,喜条达,恶抑郁。肝的琉泄功能,既可调畅气机,又能彩晌脾胃之升降,肝气条达实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迫切条目。本方之胃脘胀痛和腹部气胀进度,与情志变化密切干系,气郁化热则口苦、苔黄。治疗上应用琉肝和胃,行气止痛,兼清郁热之法。方中以柴胡琉肝解郁为君。臣以玄胡索行气活血止痛;郁金,解肝郁,止胃痛;青皮,破气结,止痛楚,消滞开胃。佐以黄芩、蒲公英清泄郁热;绿萼梅药用其花,苦、微甘,性平,平肝和胃,以治宵痛、消化不良,川棟了、枳壳、佛手、陈皮,行肝胃气机,消胀满,除嗳气,止胃脘胀痛。各药配合,共奏疏肝和胃,行气止痛,兼清郁热之功。

【疗效不雅察】本方收治32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岁26~30岁者6例,31~40岁者18例,41~50岁者7例,51岁以上者1例;病程最长辈10余年,最短者2年。治疗闭幕:治疗29例(自发症状及体征消失),占90%无效3例(4个疗程无改善者),占10%,总灵验率为90%。

九、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菲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解的,以溃疡性炎症为特性的慢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腹痛、泻肚和粪中含血、脓和粘液,病裎平缓,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多见于青丁壮。

本病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肠擗、久痢”的范围。合计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或感受外邪,损害脾胃,酿生干冷,均可导致干冷蕴结大肠;肠谈气血凝滞,壅而生脓,腑气传导逆乱,故见腹痛、泻肚、便下粘液、血等症。复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导致肝脾不和。若病情贻误日久,导致特性不足,脾阳不运,谷食不化,而生腹痛泻肚。若久病不愈,或反复发作,脾病及肾,脾胃阳虚,则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治疗大法,为: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健脾化湿,温补肾阳,固肠止泻。

方一:生石膏汤(唐德晰等,方)。

【构成】生石裔粉100克、云南白药2克,2%奴佛卡因20毫升。

【用法】上药加温滚水250亳升搅动搀杂。患溃疡性直肠炎、乙状结肠炎者,取左侧卧位;病变若在乙状结肠以上,如升降结肠、横结肠者,则取右侧卧位,用25~28号肛管描入肛门,深度15~30厘米,以低压平缓灌入。灌肠后臀部蛰高、仰俯卧位轮流1~2次,至少半小时,7~10夭为1疗程,2个疗程间停药4天。

【注释】本方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止血,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方中:生石膏的主要因素为硫酸钙、镁、铁,以及其它杂质因素。钙盐对神经肌肉有扼制作用,故有安宁之效;钙质又能贬低肠粘膜血管通透性,故有消炎作用。云南白药,可清热解毒、止血消炎,对促进溃疡愈合、放弃粘胶充血水肿均起一定作用。奴佛卡因对肠粘膜起局麻阻塞作用,减少肠蟎动,松开腹痛,利于药液保留较万古候。

【疗效不雅察】治疗100例,显效(2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内窥镜查验溃疡愈合或结疤,随访1~3年无复发)59例,灵验(便次减少,腹痛消失,内窥镜查验病变变小,部分颗粒状息肉仍存在)38例,无效3例,总灵验率为97%。设对照组28例,供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或黄连素口服,部分加用强的松,闭幕灵验率为60.7%,P<0.05。

方二:清肠护膜汤(贾,方)。

【构成】黄连3克、明矾2克、马勃5克、鸡子黄1枚。

【用法】每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约100毫升,以甘油灌肠器保留灌肠。灌肠后卧床休息约2小时,卧床体位视溃疡面位置而决定,一般以药液尽可能浸溃创面为好,便后给药最好。

【注释】贾氏以“清肠护膜”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收到较为餍足的疗效。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多因直肠粘膜损害后,干冷毒邪结聚,局部分泌增多,粘膜养分阻拦所致。方中:黄连,清热解毒,有较强的抗菌效应;明矾燥湿止血,能制止肠粘膜分泌;马勃伍黄连,对粘膜炎症有看护消炎作用;鸡子黄配明矾,具有生肌护腹功能。四药相伍,共奏清热燥湿解毒,生肌护腹敛疮之功。直肠给药,能使药力平直作用于溃疡面,故而收效比较祈望。

【病案例如】赵某,男,37岁。1986年1月4日,初诊。便血7年,便血量多时血下如溅,每次约50毫升独揽,血色鮮红,便血量少时便有夹血,诳色绛红。5年前某医皖确诊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迭经中西药物治疗,症情未见改善。刻诊;患者面色萎黄无华,形骸瘦弱,食少运迟,大便3~4日一解,便质干,肛门坠胀,大便有不净感,舌苔白、根腻,舌质淡、边见紫气,脉澍弱。直肠镜镜检:见直肠中段前壁一溃疡面约3公分×2公分大小,有构兵性出血,溃疡四周粘膜呈充血水肿状,诊断为溃疡性直肠炎。以清肠护膜汤保留灌肠,逐日2次,经治疗1月,临床症状消失,直肠镜镜检原溃疡灶愈合。近访患者,斯症未复发。

方三:健脾敛溃散(杨林,方)。

【构成】党参130克、焦白术150克、生黄芪150克、煅石膏300克、白及300克、白芍300克、川黄连60克、血竭60克、甘草60克、炮姜50克、枳壳50克、石榴皮200克、乌梅200克。

【用法】乌梅放在瓦片上用火烘干至焦黄(切勿变焦黑),生石膏放在电炉上平直火煅,其余药物用烘箱或文火烘干,诸药研粉过80~100目筛,装瓶备用。饭前半小时用热水调成糊状吞服,每次40克、逐日3次,服后可饮稀粥汤,勿饮滚水。

【注释】本方具有益气健脾、生肌敛疮,温中止血之功,主治溃疡性结肠炎。杨氏合计,本病由于结肠粘膜充血水肿,若用汤剂,则药液难以为局部罗致,因而疗效欠佳,改用粉末糊剂,则药物粘附在溃疡面,易于平直罗致。方中“党参、白术、黄芪、甘草”等益气健脾,“石膏、白及、血竭、石榴皮、乌梅”等生肌敛疮,炮姜,以温中止血。

【疗效不雅察】治疗74例,临床痊可51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4例。

方四:菊榆方(蔡洽,方)。

【构成】菊花15克、地榆15克、十大功劳15克、苦参9克、黄芩9克、大高潮9克。

【用法】上药水煎100毫升,加:“654-2”20毫克、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5次为1疔程。

【注释】本方均由“清热、燥湿、解毒、止血”之品构成,据当代药里预计,这些药物平直作用于病变局部,有抑菌、消肿、看护、镇痛等作用,故用其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每获良效。

【疗效不雅察】治疗不雅察55例,临床治疗(症状全部消失,大便成形,次数正常,大便化验查验无粘液及潜血,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35例,好转(腹痛、粘液便基本消失,大便次数明诚减少,大便呈糊状,无粘液及潜血)17例,无效3例。

方五:大果榆散(叶光明等,方)。

【构成】大果榆(干燥树皮)。

【用法】将大果榆干燥树皮研成细末,过60目筛,置棕色瓶内保存条用,每次取3~4克,加:滚水300~400毫升,搅动3~5分钟,呈稀糊状,每晚睡前行保留澦肠1次,15次为1疗程,疗程间间歇5~6夭。

【注释】叶氏在1965年时,用:大果榆,治疗体表慢性溃疡,发现该药能促进溃疡愈合,对保护创面、促进组织的建筑和增生均有很好的作用。于1977年扩大应用到消化谈出血,发现此药抵消化谈出血还有考究的止血作用。在归来临床劝诫的基础上,从19犯年升引本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又获取了较为餍足的疗效,临床洽愈率和显效率占83.3%,总灵验率达94.4%。凭证不雅察闭幕标明,大果榆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用童小、方法方便、无反作用和疗效餍足等优点。

【疗效不雅察】本组治疗不雅察36例,治疗(临床症状消失,乙状结肠镜复查示肠粘膜充血水肿消失,溃疡愈合)17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昭彰好转,乙状结肠镜复查示肠粘膜炎性变基本消失或仅局部残留有小面积轻度炎性变,溃疡已基本愈合)13例,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松开,但乙状结肠镜复查示肠粘膜充血水肿仍很昭彰,溃疡未愈合)4例,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乙状结肠镜复查均无改善)2例。临床治疗和显效率占83.3%,总灵验率为94.4%。

方六:“健脾清肠汤”合“复方五倍子合剂”(马贵同等,方)。

【构成】①、健脾清肠汤:炒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炮姜炭4.5克、生地榆30克、北秦皮12克、杭白芍15克、生甘草9克、炙乌梅6克、炒防风9克、煨木香9克、煨诃子9克。

②、复方五倍子合剂:五倍子15克、马齿苋60克、青黛散3克、参三七粉3克。

【用法】①健脾清肠汤:水煎服,逐日1剂。②复方五倍子合剂:先将五倍子,马齿苋煎汤,浓缩至100~150毫升,然后将青黛散、参三七粉冲入,作保留灌肠,每晚1次。

【注释】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泄泻、痢疾等范围,多阐扬为本虚标实,上虚下热之象。由于病程一般较长,泄泻日久,而导致特性年迈或脾阳悔怨,同期又有肠中干冷留念,以致大便红白粘冻不啻。治疗本病多选择标本兼顾的方法,健脾温中、理气清肠同用,可口服中药健脾清肠汤。如病情较重,标实较了得时,单纯口服中药时时不行使药物直达病所,疗效较差,故在口服中药的同期,多加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中药灌肠,以使药物直达病所,充分构兵病灶,这么时时不错提谄疗效。灌肠方中马齿苋溃热解毒治痢;青黛散除有清热解毒作用外,尚可消肿止痛,对局部溃疡面有保护作用;另加参三七以祛淤止血,五倍子以收涩止泻。

【病案例如】高××,男,57岁,入院号27240,入院日历1980年2月12日。患者有粘液样血便2年多,大便日行3~4次,多至7~8次,甚则10余次。曾住某西病院作念乙状结肠镜查验,教导直肠、乙状结肠粘膜昭彰充血、水肿,并发现多处小溃疡,伴结麻息肉,结肠粘膜活检教导慢性炎症伴肠上皮轻、中度间变。大便旧例示粘膜(+++),红细胞(++),白细胞(+++),大便培养无致病菌,未发现溶组织阿米巴。曾口服强的松、SASP等,并用澈素等灌肠,均未能戒指病情。住我院后即予中药口服健脾清肠汤,及复方五倍子合剂每晚保留灌肠,半月后病情得到戒指,大便日行1次。1月后复查,大便旧例(一),乙状结肠镜查验示直肠、乙状结肠粘膜正常,未见充血、水肿,未见息肉及溃疡。3个月后每周灌肠2次,5个月后停用,1年后停服中药。随访4年,除偶有大便次数稍多外,未见复发。

方七:升阳除湿汤(丁光迪,方)。

【构成】柴胡5克、升麻5克、苍术10克、防风炭10克、白芷10克、陈皮5克、茯苓10克、乌梅肉10克、黄连4克、黄柏10克、焦枳实10克、桔梗5克、当归炭10克、炒白芍15克、金银花15克、蜡矾丸6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蜡矾丸饭前吞眼,另用鸦胆子仁42粒,桂圆肉包,每包7粒,早上空服吞下,以早餐压之,3日服1次,连服3次。

【注释】本方以升阳除湿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李氏合计本病多阐扬久泄,中气下陷,又有腹痛,赤白带下,以致下鲜血,湿积不化,而且每呈反复发作性,就怕泄泻与大便干结轮流出现。因此,这种泄泻,是胃气不行上升,水谷不化而下泄,不行单纯看作湿胜而用分利方法。而冻垢脓血,以致后重,虽是积滞,施行又是肠逍溃瘙的居品,似痢也非痢,徒用导滞药,也非根底办法。临床体会,李东垣的升阳除湿方法,最为合适。其法主要用风药升阳,风药胜湿,同期又益气和营,标本相投。还有鸦胆子清肠腑之积垢,蜡矾丸解毒护膜,止血定痛,更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灵药,屡获效验。

【病案例如】董××,男,42岁。便泄3年余,时剧时差,反复发作。发时多因风景变化,或饮食不适而致。腹痛便泄,腹痛以左少腹为甚,不欲按。便中冻垢多,兼挟脓血,甚时下鲜血,并有后重不爽,似乎赤白久痢。纳谷不香,肠中饱读鸣,欲得矢气。神疲乏力,但又时见躁热。舌苔傅黄腻,脉弦。经过屡次查验,直肠、乙状结肠镜、X线钡灌肠造影、纤维肠镜查验,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此属病经有年,泄久中虚,又兼湿积,迫于气血,形成虚实锘杂之证。治以升阳除湿妫加戚,另吞蜡矾丸及鸦胆子。服5剂后症状改善,腹痛绥,泄也少,后重已除,脓血大减。再服5剂,腹痛泄泻全除,粪便成形,但粪便上附有小数脓冻,胃纳香,也无躁热,而腹中反欲得按,舌笞薄白,脉细,按之弦。湿积已化,中虚之象显贵,当重补中,巩固疗效。前哨,去:茯苓、乌梅、黄柏、枳实,加:炙黄芪15克、炒党参15克、川芎7克。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

方八:健脾灵片(陈治水等,方)。

【构成】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炮姜、乌梅炭、儿茶、元胡,木香、白芍、甘草。

【用法】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47克。逐日服3次,每次服8片,服药时间禁用其他药物。20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后复查纤维肠镜和其他场地。

【注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肠病,属于中医学的“久泻”、“休息痢”范围。当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尚未所有这个词明了,一般合计主要与自身免疫和遗传因素筹商,多因感染、饮食不节、精神刺激等因素所诱发。而陈氏等对近2年国内25篇贵寓1322例作了综述分析,发现以脾虚为主者占本病的75.8%。泻泄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主水谷之腐熟和运化。若因饮食失节、寒温失调,劳倦过度、情志不杨,均可伤及脾胃,脾胃伤则运化失常,水反为湿厂谷反为滞,下注则病泄泻。脾胃气虚,气血化源匮乏,病邪乘虚入侵,损害头绪,使肠粘膜失养,遂形成粘膜溃疡。因本病病机以睥虚为本,故治疗当以健脾为主。本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炮姜温中止血,乌梅酸敛止泻,白芍伍甘草缓肝之急而止痛,当归、元胡、木香,辛温活血行气,儿茶一味,苦涩性平,为生肌敛疮之要药,配黄芪、当归、甘草等有托脓排毒、养血生肌之作用,诸药组合,有益气健脾、浞肠止血、缓急止痛、养血生肌之效。本方特性为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涩中有通,用于防治脾虚为主要病机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甚为稳健。

据当代药理预计分析,黄芪、白术、党参,有增强东谈主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甘草有类皮质激素的作用,两者配合有免疫调动作用。而溃疡性结肠炎病东谈主多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阐扬,经用健脾灵片治疗后,患者的总E-玫瑰花教诲、活性E-玫瑰花教诲、淋巴细胞转化率均较治疗前昭彰普及,而特别增高的IgM降至正常,从临床阐发本方有调动免疫功能的作用。

【疔效不雅察】治疗60例,近期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纤维肠镜查验病变回报正常,追访半年以上无复发)40例,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肠镜检査肠粘膜仅有轻度炎性改变)13例,好转(症状和体征松开,肠镜查验病变进度有所松开)5例,无效(症状、体征、肠镜查验均无变化)2例;近期治疗率为66.7%,总灵验率为96.7%。而近期治疗率与对照组比拟有终点显贵性差异(P<0.01)。

十、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变态响应性肾脏炎症。它可由急性肾炎贻误不愈经1年后发展而来,也可在急性肾炎临床症状消失,而炎症却隐退发展成为慢性肾炎,大部分病例无昭彰急性肾炎史(其中包括受致病菌感染后,有无症状性卵白尿的患者),症状一出现,就还是是慢性,所谓原发性慢性释炎。临床阐扬有水肿、离血压、卵白尿、盅尿、管型尿及核心神经系统症状和肾功能不全,但各式症状的轻重进度可阐扬不一。本病属中医学“水肿”、“虚劳”、“阴水”、“腰痛”等范围,其病变在“肾、脾、肝”三脏。临床以水肿、腰酸、乏力、面色晄白为主证,治疗当以辨明阴阳虚实选方。

方一:壮肾健脾汤(郎云翔,方)。

【构成】黄芪24克、酒炒杜仲12克、酒炒牛膝9克、炒潞党18克、炒白术12克、炒山药15克、云茯苓9克、生苡米12克、淡附子5克、枸杞子12克、生地炭5克、炒当归9克、炒白芍12克、全鹿丸9克(分吞)。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张景岳,注云:“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精不足者,阴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邹老凭证这一表面,以黄芪、党参、白术,以养其形;全鹿丸、杜仲、牛膝、杞子、山药、地黄、当阳、芍药,以补其精;附子暖脾肾之阳;云苓、苡米,渗湿下行而从小便排出,制方甚精。邹老合计此忮性疾病,调养之剂,必经守服不懈才能获效,倘苍黄翻覆,定难收功!

【病案例如】周某,男,17岁。

初诊:1975年6月23日。

主诉:患慢性肾炎7年,久治未愈。

查验:愁眉苦脸,腰酸怕冷,纳少便溏,浮肿,面黄少华,脉细,苔白。尿检:卵白(+++),红细胞少许,白细胞(++),透明管型少许,颗粒管型少许。

辨证:病在脾肾,阳损及阴,气血俱虑。

治法:方拟补肾脾,调阴阳,养气血。

处方:黄芪24克、酒炒杜仲12克、酒炒牛膝9克、炒潞党18克、炒白术12克、炒山药15克、云茯苓9克、生苡米12克、淡附子5克、枸杞子12克、生地炭5克、炒当归9克、炒白芍12克、全鹿丸9克(分吞)。

上方药服用至7月2日,尿检卵白(+++),管型已无,红细胞(++),白细胞(+++)。服药33剂后,病悄昭彰好转,宵纳增多,大便正常,浮肿减退。8月13日尿检卵白(+),红细胞偶见,白细胞少数,仍以原方解救而巩固。

方二:益肾清浊汤(任继学,方)。

【构成】炙附子15克、仙茅10克、杞果15克、女贞子20克、海马粉10克(分3次冲),土茯苓200克、泽泻25克、白豆蔻10克、桑椹子2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慢性肾炎、尿毒症,属中医慢性肾风、水毒证范围。任氏合计肾风日久不愈,水邪蓄积化为腐浊,伤及脾肺肾,进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而上逆。故用滋阴益肾、升清降浊之剂,病情始见好转。但水为阴邪,阳虚是本;标急已解,本象必见,故应以温肾之剂绥图其本。

【病案例如】赵某,男,39岁。入院日历:1972年3月17日。

主诉:1959年患急性肾炎,后曾反复发作。本年3月初又复发,腰疼,尿少、色黄赤,全身乏力,恶心吐逆,大便干,咳嗽,气短,经当地病院诊为慢性肾炎,治疗无效而来我院入院治疗。

查验:入院时,血压130/90毫米汞柱,面色晦黄无泽,眼睑浮肿,舌红荅白腻,脉千里迟,下肢轻度浮肿,指压痕(++)。化验查验:非卵白氮41毫克%,二氧化碳鸠协力33容积唤,血浆卵白4.0克%;尿查验,卵白(+++),红细胞(30~50),白细胞(5~6),颗粒管型(1~2),血旧例:血红卵白13%,红细胞473万/立方毫米,白细胞5500/立方毫米。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毒症。

辨证:属慢性肾风、水毒证。此由肾阴受损,久而不复,以致“脾、肺、肾”三脏功能叨唠,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成。

治法:滋阴益肾,升清降浊。

处方:炙附子15克、仙茅10克、杞果15克、女贞子20克、海马粉10克(分3次冲),土茯苓200克、泽泻25克、白豆蔻10克、桑椹子25克。

二诊:服药4剂后,恶心吐逆及气短松开,二氧化碳鸠协力由33容积%升至60容积%。

处方:党参2克、土茯苓200克、白茅根100克、泽泻3克、杞果5克、肉苁蓉3克、桑椹子3克、炙附子2克。

守此方加减服12剂后,非卵白氮33毫克%,二氧化碳鸠协力60容积%,尿卵白(+),红细胞(3~6),白细胞(4~6),自发症状消失。原方药又服4剂,卵白尿(±),余化验均正常,5月29日临床治疗出院。

方三:益气固肾汤(何厚夫,方)。

【构成】炙黄芪30克、金樱子30克、地龙30克、仙鹤草30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芡实10克、菟丝子10克、五味子10克、山萸肉10克、川萆蘇10克、砂仁6克、苏荷梗,各6克、小蓟6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卵白尿是急、慢性肾炎的主要特征之一,临床层见错出,西医治疗疗效不睬想,患者及其家属为之纳闷,寻求中医治疗。由于多数卵白从尿中漏出,导致血浆卵白低下,躯壳抵牾力贬低而致病情加重。中医学合计:脾散精、肾藏精,若脾肾两虚,失于固摄,则谷气卑劣,精微外泄而为尿卵白。何氏从脾肾伊始,用补益脾肾法治疗肾炎卵白尿,一方面爱好益气固肾涩楮,以塞其流,尽量减少或戒指尿卵白的漏出;另一方面着重健脾补肾填精,以充其源,从而普及血浆卵白水平。

【病案例如】韩某,男,28岁。1S85年5月12日诊。有慢性肾炎史2年。尿卵白一直在(+十+~十++十)之间,近3个月因劳累症状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千里弦细。血压150/90毫米汞柱,双下肢轻度浮肿。尿卵白(++++),红细胞20~30个,肾图查验正常。证属脾肾两虚,楮微不固,拟鴒脾固肾法,投以上方。服药6剂后,腰酸乏力等症状好转,尿卵白降至(++),红细胞5~7个;24剂后尿卵白阴性,红细胞消失。继以“参苓白术丸”合“五子衍宗丸”善后,追访1年,尿卵白持续阴性。

方四:益母丹参汤(邱素兰等,方)。

【构成】益母草30克、半边莲各30克、丹参20克、黄芪15克、山萸肉6克、茯苓10克、熟地15克、苏叶15克、泽泻15克、山药10克。

【用法】上方文火煎煮温服,逐日1剂,1个月为1疗程,灵验者不绝服用。

加减:兼肾阳虚者,加:胡芦巴、仙灵脾;兼脾阳虚者,加:白术;兼肝阳上亢者,加:怀牛膝、杜仲、石决明;咽喉肿痛者,加:连翘、射干;淤血症状昭彰者,益母草加至60克、丹投入至40克。

【注释】本方是在“六昧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减而成,功能补脾益肾,活血祛淤,适用于脾肾气阴两虚、淤血阻滞之慢性肾炎患者。邱氏在此方的基础上,凭证症情随症加味,取得了祈望的疗效。

【疗效现察】本方治疗慢性肾炎15例,其中普通型8例,肾病型4例,高血压型3例。治疗中,对正本在外院已用激素满1周者,逐渐减量至停药;对电解质叨唠及酸碱均衡失调者作了相应的处置。本纽15例中,服药最多6个疗程。

本组15例患者,均有不同进度的卵白尿,治疗后卵白尿所有这个词消失者10例,持续微量者5例。尿素氮或非卵白氮增高15例,治疗后降至正常者9例,好转6例。酚红排泄教诲排泄率贬低者8例,治疗后回报正常6例,好转2例。15例均有不同进度的贫血,治疗后血红卵白上升至正常者11例,好转4例。血清总卵白贬低者11例,治疗后上升至正常者8例,好转3例。白卵白低于正常者10例,治疗后上升至正常者7例,好转3例。血清胆固醇高于正常者9例,治疗后,降至正常者6例,好转2例,未降1例。有水肿者13例,治疗后全部消退。

方五:复方三草汤(陈正芳,方)。

【构成】鱼腥草30克、鹿衔草30克、益母草30克、白术9克、泽泻9克、云茯苓皮24克、桂枝4.5克、车前子15克、党参24克、附子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5日为1疔程,至症状所有这个词缓解后,去:附子,邻接服用1个月,以巩固疗效。

【注释】本方功能温阳利水,健脾补肾,主治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者,确能取得较餍足的恶果,迥殊是在西医激素震恐经过中配合治疗,不仅能使尿卵白转阴快,而且疗效巩固,也不易出现反跳现象。陈氏应用本方治疗20例患者,闭幕均见疗效巩固。

【病案例如】叶某,男,45岁,福州东谈主。1977年11月3日,初诊。患者于8年前患急性肾炎,经某西病院用皮质类固醉激素等治疗,好转出院。此后病情反复,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就诊时面浮腹肿,腰酸痛,畏寒肢冷,面色咣白,疲钝无力,舌体胖,脉千里弱。尿检:尿卵白(+++),管型(十+),红细胞(++)。此系脾肾阳虚,治宜温阳利水,健脾补肾。用“复方三草汤”,加:淫羊蕾9克、茅根30克。服5剂后,尿检:卵白(++),管型(++),红细胞(+)。守上方随症稍作加减,共服15剂,诸症皆除,尿检转为阴性。后以“复方三草汤”去:附子,服用1个月,以巩固疗效。于1978年2月随访,复查肾功及尿旧例均正常,并能投入农业服务。

方六:加味化淤肾炎方(张秀癸,方)。

【构成】益母草30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茅根15克、车前子15克、泽泻15克、釭花12克、川芎12克、牛膝12克、白术12克、麻黄1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此方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气血淤滞型悝性肾炎,治以活血化淤、利水消肿为法。中医学合计,东谈主体内水液的运行,依靠特性的转输,肺气的通调,以及肾气的开闻。若“肺、脾、肾”三脏渎职,则体内水液的正常运行发生阻拦,水湿内停,遂泛溢而为水肿。湿为阴邪,最易阻塞气机,伤东谈主阳气,久则阳虚寒胜,寒湿凝滞,则气血流通不畅,导致气血淤滞。凭证临床见证,用活血化淤治疗后,淤滞去,气血通杨,“肺、脾、肾”三脏回报其生理功能,水循通谈,则症状放弃。由于本病虚实夹杂,以虚为本,故淤滞吊销后,应实时补虚治本,以巩固疗效。

【病案例如】杨某,女,26岁,1971年因患急性肾炎,浮肿、头昏、腰痛反复发作,曾两次入院诊断为:慢性肾炎。1976年8月21日来本科就诊,诊查:面部及全身重度浮肿,面色咣白,精神悔怨,懶言,头晕眼花,形寒肢冷,全身胀痛,腰酸腿软,尿少色清,经闭2年余。舌苔白腻,舌质紫,边有淤点,脉千里涩。尿化验:卵白(+++),白细胞~4,红细胞0~2,投以上方6剂。

二诊:精神好转,尿量增多,浮肿松开,應及当作枢纽冷痛。遂活血化淤,温阳利水。前哨,去:麻黄、茅根,加:肉桂3克、巴戟15克、补骨脂12克。又投6剂。

三诊:月事来潮,浮肿基本消失,腰及当作枢纽冷痛好转。尿化验:卵白(+),白细胞0~2。拟温肾健脾,处方:制附子(先煎)10克、白术10克、补骨脂15克、牛膝15克、枸杞子15克、巴戟天12克、独活12克、茯苓12克、肉桂3克(研末冲服),服10剂。

四诊:全身症状消失,尿化验正常,继服上方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见复发,能投入服务。

方七:芡实方(谢其彦,方)。

【构成】芡实30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淮山药15克、菟丝子24克、金櫻子24克、黄精24克、百合18克、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之妙在枇杷叶,其能洧热入肺、肃降肺气,使水谈通调,下输膀胱,无须利尿药而尿自为,百合补肺金,肾为肺之子,簿子母相生之意;党参、白术、茯苓,益气补土制水,促进运化作用,使水气不得内停;芡实、菟丝子、淮山药,脾肾双补,合党参、白术、茯苓,阴阳两伤均可治#黄梢、金櫻子入“肺、脾、肾”三经,补其不足,功力较强,合而成方,达到“肺、脾、肾”三脏同治。故本方功能清肺健脾、固涩补肾。关于尿卵白多者,加:山楂肉;尿红细胞多者,加:旱莲草。本方治疗供性肾炎普通型疗效较好。

【作效不雅察】此方治疗52例,显效19例,灵验29例,无效4例。

方八:徐氏慢肾方(徐满年,方)。

【构成】①、白花蛇舌草30克、蝉衣9克、七叶一枝花15克、蒲公英30克、板蓝根30克、玉米须30克、生米仁20克、田字草30克、铁扫帚30克、鲜茅根30克。

②、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连3克、炮姜3克、丹参30克、生地榆30克、马鞭草30女,桑椹子30克、炙甘草9克、当归12克、红枣4枚。

③、黄精30克、大蓟30克、小石苇30克、益母草30克、覆盆子30克、煞地15克、社仲15克、补骨脂15克、细辛3克、核桃肉15枚。

【用法】以上3方,可凭证不同证型,采纳应用,逐日1剂,水煎服。

【注释】方①功能清热解毒利湿,主治隐退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普通型见干冷症者。方②功能益气活血,主治慢性菁炎卵白尿及红细胞同期出现者。方③功能滋阴补肾固涩,主治慢性肾炎普通型以卵白尿为主者。

伴有肺特性虚、少腹坠胀、小便不畅者,加:升麻9克、党参15克;体虚怕冷、常易伤风者,加: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9克;枢纽酸痛者,加:徐长卿、威灵仙、金雀根各30克;皮肤感染湿疹者,加:地肤子、白鲜皮,各30克;小便短赤或涩痛者,加:“滋肾通关丸”15克;尿检有颗粒管型者,加:扦扦活30克。

【疗效不雅察】本方治疗100例,所有这个词缓解29例,基本缓解48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4例。

方九:归芍芪防汤(李兆华,方)。

【构成】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芍30克、红花15克、黑附子15克、黄芪30克、防己10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慢性肾炎之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其肿属阴水范围。本方除主用活血化淤药以祛淤生新,使血流水行外,询鸠合温补脾肾,以通阳利水;温运脾阳,以助水湿输布;温抒扶阳,以助气化,则水湿自行矣。慢性肾炎卵白尿的发生,也因脾肾两虚而脾失升摄,肾失封固,故用“黄芪、白术、附子”等药,补中益气,升阳固泄,温肾助阳,饱读舞肾气而获效。话血化淤之品,对改善肾脏功能有较好的作用。凭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即肾小球阻塞,肾组织缺血与缺氧,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同淤血的病机基本同样,方中“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等药不仅能改善肾脏灵验轮回促进肾功能的回报,而且对水肿、卵白尿、高血压诸症,均有显贵的放弃作用。

【病案例如】贾某,女,41岁。全身浮肿反复发作,腰酸腰痛3年,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曾一度入院治疗,未获全愈。

患者面色黯澹,肢冷畏寒,精神窘迫,面庞及当作浮肿,气短懒言,当作无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尿少。舌淡苔白,脉千里弱。体温36.6℃,血压180/114亳米汞柱,腹围平脐90厘米,有出动性浊音,肾区有压痛,红细胞275万,血红卵白8.3克%,血浆总卵白4.5克%,昨卵白氮40毫克%,二氧化碳鸠协力34.1容积%。尿卵白(+++),红细胞少数进,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

本病的病机以血淤为主,其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治宜活血化淤,温补肾阳,通阳利水。

予上方服12剂后,小便增多,浮肿大部消退,食欲增多,腹围平脐73厘米,血压170/105毫米汞柱,尿卵白(+>,红细胞0~1,颖粒管型(+)。继以原方,加:夏祜草45克,又服3剂后,全身水肿尽退,腹围平脐71厘米,无出动性浊音,血压128/90毫米汞柱,诸证尽除,尿检(一)。

十一、再生阻拦性贫血:

再生阻拦性贫血,系因骨髄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祸而发生的一组综合病症。临床主要阐扬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原发性再障,青丁壮多发,其发病可能与多能造血干细胞受损(种子学说)、造血微环境过错(地盘学说)及免疫机理(虫子学说)筹商。继发性再障多由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及其它疾病引起。本病属中医学“血虚”、“虚劳”、“血证”等范围。中医学合计本病的产生枢纽在于“脾、肾”两脏,肾虚可累及于脾,脾病也有损于贤,互为因果,因而临床上可见各式散乱有致的证候,如“心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热毒炽盛”证等,治者尤当细辨是也。

方一:复方羊肝粉方(黄建泰,方)。

【构成】羊肝1具,黑芝麻1000克。

【用法】以青灰色山羊肝为佳,取蒸熟,以竹刀切片,置瓦上焙干,去筋杂;黑芝麻炒至微黄。两味共研细粉,和匀装瓶封口备用。逐日日夕各服10克。温滚水送下。

【注释】崭新羊肝,每100克约含水分68克、卵白质18.5%,脂肪7.2克、碳水化合物4克、灰分1.4克、钙9毫克、磷414毫克、铁6.6毫克、硫胺素0.42毫克、尼克酸3.57毫克、抗坏血酸18.9毫克、维生素A29900国外单元。“复方羊肝粉方”具有益气养阴、调补肝肾之功效,在治再生阻拦性贫血气血两亏、肝肾阴虚型患者时可作为主药用之,也可在甩其它方药治疗的同期,作为辅助用药,恶果也佳。

【病案例如】邵某,男,31岁。于1973年头因全身有出血倾向,检査血小板15000/mm3,临床诊断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治疗。曾予输盥及澈素治疗,恶果不睬想,其后屡次化酴,血红卵白6~8克%,红细胞185~260万/mm3,白细胞2000~6000/mm3,血小板8000~23000/mm3。先后3次骨穿,均陈诉为再生阻拦性贫姐。患者面色煞白少华,巩膜不黄,浅表淋勾搭不大,心率96次/分,律都,心尖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噪音,肺无特别,腹平软,肝脾未涉及。其后患者虽经积极治疗,病情日趋严重,化验红细胞138万mm3,白细胞19507mm3;血小板12000/mm3,网织红细胞0.1%。于1975年12月转上海诊治,在上海某西病院查验仍诊断为再生阻拦性贫血,动员其回当地治疗。归后,即予以“复方羊肝粉”,服药后情况日渐好转,3个月后病情缓解,不绝用之,1年后回报轻使命。于1978年10月复查血红卵白已升至14克%,红细胞381方/mm3,白细胞6700/mm3,血小扳61000/mm3。获取临床治疗。

方二:温补脾肾汤(王作主谈主,方)。

【构成】东谈主参9克、炙甘草6克、炮姜6克、白术15克、核桃仁15克、寄生15克、川断15克、桑椹15克、枸杞15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15克。

【用法】逐日1剂,水煎服。

大便溏频者,加:骨脂、肉蔻;脉细小、大汗出,当作厥者,加:附子、麦冬;脊背酸疼、冷甚者,加:鹿茸;出血过多、头晕、心悸、失眠者,加:当归、黄芪、桂圆肉;有肢冷、脊背恶寒而兼心中灼热感或兼见好坏溃烂者,加:龟板;病情踏实后,服“生血丸”(炒皂矾30克、鹿茸30克、胎盘(焙干)4具,共研细末,红枣去核炒热,共碾成泥状为丸,每丸6克),逐日2次,每次1丸。

【注释】当代药物实验预计合计,补肾药物能改善造血功能和体液成份,提髙机体免疫功能和应激才气,成心于骨髄造血。王氏发现有些再障病东谈主虽阐扬为阴虚阳亢之证,给予滋阴潜阳之剂,则出现阴寒泄泻、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之证,说明肝阳上亢仅仅标,脾肾阳虚才是本。治疗中须凭证疾病各阶段的主要矛盾,天真变通。临床还发现脾肾阳虚型再障证属肾阴虚久,延至脾肾双虚,又转为肾阳虚,其预后为顺为轻;若脾虚日久,延至脾肾双虚,其预后为逆为重,且变症多端;若病东谈主临床脉证分歧,证为阴分之阐扬,而脉为大或弦数,则为病机转化或趋恶化。本方功能温补脾肾,主治脾肾阳虚型再生阻拦性贫血。

【疗效不雅察】本方治疗18例患者,均基本治疗或缓解,随访1~5年未复发。

方三:生血解毒汤(吴绍基,方)。

【构成】①、生首乌60克、生地榆30克、鹿角胶15克、太子参30克、珠麦冬12克、山药30克、丹皮12克、生地、熟地,各30克、白芍15克、杜仲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升麻6克、陈皮9克、贯众15克、大青叶15克。

②、银柴胡9克、地骨皮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首乌30克、生地榆30克、太子参15克、茅根30克、谷芽15克、大青叶15克、升麻6克。

③、党参15克、山药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9克、砂仁3克、茯苓12克、法半夏6克、陈皮9克、广木香6克、神曲10克。

【用法】凭证病情选方,逐日1剂,水煎服。

【注释】本方有养阴清热、解毒扶正之功效,临床应用于毒邪内伏、中伤脏脏之再生阻拦性贫血能获取较好疗效。

【病案例如】赵某,女,42岁,员工。患者于1073年1月23日来诊求治。病东谈主发病已2年余,永恒低热8个月余,体温在37.5~38℃之间,头晕,失眠,皮肤齿龈易出血,腰痛,气短,自汗盗汗,纳少,腹胀,尿频,大便溏泻,日3~5次,月事提前,间10~15天来潮1次,色鲜量多,有淤块,7~10天净。有肾炎史,于1972年中段尿培养有大肠杆菌滋长,曾服用氯霉素300余片;有与二甲苯构兵史10年,与铀构兵史2周。于1972年在某西病院作念骨穿查验,诊断为再生阻拦性贫血。

体检:面色煞白,脉缓弱,舌质淤红,苔傅白,肝肋下1.5厘米,下肢有散在出血点,牙龈见渗血,余未见待殊。查血:血红卵白4.9克%,红细胞290万/mm3,白细胞3900/mm3,中性57%,淋巴43%,血小板65000/mm3。

本例系由于永恒构兵毒物,毒邪内伏,中伤脏腑,以致精髄不足,血液生化之源阻拦而成血虚,不行滋养肝肾。其血虚为病之本,诸症为病之标,凭证“绥则治本,急则治标”的原则,故先以大剂养阴清热、佐以解毒扶正之品,嘱其服用生血解毒汤①方。服药4剂,自发症状好转,服7剂后二便已调,食欲增多,每天可食250克独揽,齿龈出血减少,晚上能入睡3~4小时,舌红苔薄,脉细数,血压110/70毫米汞柱。坚持服用上方1个月,复査血红卵白8.9克%,红细胞307万/mm3,白细胞6250/mm3,中性74%,淋巴26%,血小板96000/ mm3。服药2个月后,能室外行动。服药4个月后活命所有这个词自理,月事基本正常。服至6月初,诸症基本消失,仅低热尚未退尽,食纳、二便均调,舌红苔白,脉弦。此时嘱其服用生血解毒汤②方。服药20剂后病情踏实,舌红苔薄白润,脉细。查血:血红卵白10克%,红细胞360万/mm3,白细胞4000/mm3,中性65%,淋巴35%,血小板130000/mm3。再嘱其服用生血解毒汤③方,健育和脾以期巩固疔效。1975年12月10日查血:血红卵白9.7克%,红纫胞341万/mm3,白细胞300/mm3,中性76%,淋巴24%,血小板104000/mm3,后经多年跟踪不雅察,患者病情巩固,一般情况考究。

方四:复血汤(何世英,方)。

【构成】山萸肉9克、黄精9克、生黄芪9克、当归9克、阿胶9克、玉竹9克、生炮9克、熟地9克、何首乌15.6克、生山药15.6克。

【用法】氷煎趿,逐日1剂,分次服。

【注释】是方补益脾肾,养阴补血,主治赤子再生阻拦性贫蛊。本方乃何老治疗再障的主方之一,适用于气盥两虚.阴血不足,证见身倦乏力,面色煞白,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脉象细弱者。再障属中医内伤血虚之范围,病初多因心肝血虚而发病丨进而累及脾肾,阐扬脾肾吃亏之局势。凡脾统血,肾主骨髄,这一丝似与当代医学相吻合,故治本病,当从补益脾肾入辖下手。又本病虽以血虚为其特性,但每多伴有气虚之证,_之生成运化,与气有密切关系,故在治疗上圈套益气补血并行。若专事补血,反而腻膈碍胃,影响气机,不利于本病的规复。复血汤等于以此作为组方的原则。方中生芪、生山药、早莲草、何首乌,补益脾肾,重在补气多。山萸肉、黄精、当妇、阿胶、玉竹、生地、熟地,养血益阴,重在补血。

【病案例如】例一;李××,男,8岁,1972年1月1日入院,入院号109285。患者以再生陣碍性贫血入院,其时血红卵白4.6克%,血小板16000/mm3。先后用过强的松、丙酸睾丸酮等治疗9个多月,血象无进展。

1972年10月7日,中医诊断。证碰面色煞白,腰酸膝软,疲倦乏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辨证为:脾肾两虚,治宜健脾益肾,投以“复血汤”。

经服上药2周,血江卵白升至10.2克%。共服药5个月,至1973年6月13日,血红卵白升至16克%,血小板为56000/mm3。继服上方3个月,至1973年9月8日复诊:患儿一般情况好,血红卵白屡次化验最低为14.8克%,血小板增至102000/mm3,好转出院。

例二:郑××,男,10岁,入院号102392。1970年9月21日,以再生阻拦性贫血入院。其时血象:血红卵白1.5克%、白细胞总额3900/mm3,中性18%,淋巴血小板21000/mm3。

几年来先后用强的松、丙酸睾丸酮、氧化钴及中药治疗,并屡次输血,血象一直不正常。遂于1973年3月15日邀何老诊断:患儿面色煞白,疲乏无力,食欲悔怨,舌质淡,少苔,脉细而涩,当以“复血汤”主之。服药不雅察2个月,病程中共验血8次,血红卵白最高达15.8克%,最低13.6克%,血小板48000/mm3。服药至5个月后,1973年8月23日复查,一般情况好,近1个多月未发生感染,血红卵白已升至16克%,血小板80000/mm3好转出院。出院后予双效丸(野党参28克、云苓28克、白术28克、全当归28克、杭白芍28克、紫丹参28克、健曲28克、制附子12.5克、鹿角胶28克、大熟地37.5克、肉苁蓉37.5克、生黄芪93.8克、广砂仁14克、川芎14克、生鳖甲28克。上药研细末,蜜丸,每丸1.6克。1日总量:6岁以上逐日2~3次,每次1丸,6岁以下酌减)巩固疗效,后经追访,一般情况考究。

方五:参芪仙鹿汤(黄文东,方)。

【构成】党参12克、白术10克、黄芪;2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仙鹤草30克、鹿角片12克或鹿角胶5克(烊化冲服),仙灵脾12克、巴戟夭10克、红枣5~10枚。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分2次服。

【注释】本方以健脾养肝、调补气血,兼温肾阳为法,主治由于疲劳过度,内伤肝脾,肝不藏血,脾不统血,水谷不化精微,气血起源阻拦,兼有讶阳虚之象的再生阻拦性贫血。妙就妙在黄老先生在方中,未用“附子、肉桂”等温燥之品,因恐其对阴血亏耗而有出血倾向者,反有动血耗血之弊,而专用“鹿角、仙灵脾、巴戟天”等关爱之品,以助阳而不伤阴。若阴血大亏,可再加“枸杞子、龟板”之类。《景岳全书》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尽;莕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起源不断”。黄老恰是选择了补阳生阴法,取阳生阴长之意。

【病案例如】倪××,女,20岁,学生。于1967年头,渐感面黄乏力,饮食减少,贫血现象昭彰。5月份第1次住某医学院从属病院,至9月份出皖。入院时血红卵白为7克%,即输血300毫升,血红卵白上升至10克%,1周后又复着落,又输血200毫升,同期用抗菌素、叶酸等,以及中药补养气血之剂,仍无好转,血红卵白着落至4克独揽,血小板为3万独揽。入院时间,经骨髓穿刺查验,诊断为再生阻拦性贫血。同庚6月份(在入院时间)特来上海要求中医治疗。

1967年6月14日,初诊:患名面色不华,形瘦神疲,纳食甚少,月事色淡3少,经期延长,舌质淡,脉细弱。此乃疲劳过度,内伤肝脾,肝不藏血,脾不统血,水谷不化精微,气血起源不足,兼有阳虚恶寒之象。治以健脾养肝,调补气血,兼温肾阳之法。投以“参芪仙鹿汤”去:仙灵脾。

此方带回,逐日1剂。且归后,并用西药强的松60毫克/日,一般西药治疗还是。经过2个月的治疗,莫得输血,血象昭彰上升,血红卵白8克独揽,血小板8~10万。到9月份,血象基本踏实,停用西药。出院后,中药照前,逐日1剂。

1968年2月,因患急性阑尾炎,查验血小板5万,血红卵白又着落,故未予手术,选择保守治疗。3月份曾因脑贫血而昏倒一次(约半小时),再入院治疗,即用强的松60毫克、丙酸睾丸酮50毫克/日,同期不绝服用中药(前哨)。

2个月后血象又上升,血红卵白12克、血小板10万多。至6月份出院,逐渐减少西药,中药还是,改为2天服1剂,一直到1969年3月,西药全部停用,单用中药。因原方内巴戟天,未能配到,故改方如下:

党参12克、炒白术9克、炙黄芪12克、炙甘草6克、当归12克、白芍9克、仙鹤草30克、红枣10枚,加:制狗脊9克、川续断9克、制首乌9克、仙灵脾12克、阿胶9克、鹿角胶5克。

此方隔日1剂,至1969年冬令,以10倍量煎成膏剂,逐日冲服。

患者从1969年以来,自发清神好转,膂力渐复,血象一直踏实,能胜任一般家务服务。在1972年春、夏二季基本未用药,从秋至冬就怕服中药或膏剂,血象保持在:血红卵白10~11克之间,血小板10万独揽,白细胞、网织红细胞等均属正常范围。

方六:熟田七粉方(尹质明,方)。

【构成】熟田七粉90克。

【用法】锅内置鸡油适量,后放入田三七煿炸至老黄色,存性,研末即成。逐日3次,每次3克,冲服。

【注释】三七最早见于《本草纲要书》中,又称:山漆、金不换,清代以后,则叫参三七或田三七。本试吃甘,微苦、温,入肝、胃经,功能止血散淤定痛。主要用于治疗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产后血淤腹痛,冠心病心绞痛,以及跌打损害淤血肿痛。适用于东谈主体表里各部分的出血不啻,岂论内服外用均有特效,故为血家要药,又为理血之好货。当今临床应用甚为等闲,也颇为近东谈主所爱好,既可单味用,也可加入复方中行使。本品能裁减凝血时候,并能使血小板增多,从而起到止血作用。尹氏首用单味三七治疗再生璋碍性贫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究其机理,除有以上功能外,笔者合计三七还可能具有提髙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功能。

【病案例如】郭××,男,14岁,学生。于1978年12月诊就。患者面色咣白如纸,认识呆滞,头昏神倦,少气懒言,纳呆牙龈,时有出血,皮下时见紫瘫,当作不温,大便偏溏,脉象缓弱,舌苔薄,舌淡不荣,血红卵白5克%,红细胞220万/mm3,血小板5.8万/mm3。曾在某西病院作念骨穿,诊断为再生阻拦性贫血。此证系脾肾虚亏。首投以参苓白术散,以补气健脾,调中止泻。用药2周后运转改服“熟田三七粉”,坚持用药3个月,精神及症状逐日好转,面色渐渐津润,能赴校上课,经随访2年一切考究。

“田七粉”治疗再生阻拦性贫血,在疾病初期可作为辅助药物应用,待症状踏实后,即可用其单味药,一般坚持服用3~5个月,多可达到临床治疗。

十二、类风湿性枢纽炎:

类风湿性枢纽炎,是一种原因不解的慢性全身性风湿病,多见于青丁壮女性,阐扬为以枢纽腔滑膜的慢性炎症为特性的对称性、多发性、反复发作性枢纽炎。受累枢纽常为昆仲小枢纽,晚期多数导致枢纽阻扰、强直和无理。此外还可伴有低热、贫血、体重松开及淋勾搭肿大等全身症状,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称“类风湿性枢纽炎”。本病当今合计是一种被遗传因素戒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某些家眷中发病率较高。中医学称本病为“痹症”、“历节病”。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也,习惯胜者谓之行痹,冷气胜者谓之痛痹,潮湿胜者谓之著痹,若因躯壳热盛,复受风寒湿邪郁而化热者,则可谓之热痹也。

方一:地黄合剂(嵇书尧,方)。

【构成】生地黄60克、熟地黄30克、炒白术60克、淡干姜12克、制川乌6克、北细辛4.5克、蜈蚣3条(打碎),生甘草5克。

【用法】逐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病情好转1周后,生地减量,加入:黄芪30克。

【注释】“地黄合剂”一方,系嵇氏参考近代劝诫,用单味“干生地”治疗类风湿性枢纽炎灵验而推广拟成。临床不雅察单用干生地,治疗奏效慢而止痛作用欠佳,用量大时患者多有腹痛、泻肚的反作用,患者常在服用3~5天后不乐意接管。推广方加用理中之“白术、干姜”,以温中健脾,渗湿化淤,再加“川乌、细辛、蜈蚣”,搜风定痛,恶果昭彰增多,反作用大为减少。此方为嵇书尧平生劝诫之结晶,专治类风湿性枢纽炎,是方具有填楮养液、化湿通络、搜风定痛之功效,主治肾楮不充、风挟痰湿成痹者确有良效。

【病举案例】苏某,女,42岁,北京市水产公司干部,已婚。1969年3月5H初诊:患者双手小指、中指、拇指枢纽游走性肿痛、僵硬,不行屈伸,左髋枢纽肿痛、强直,不行下蹲,不行行走,须东谈主提拔。患者罹患类风湿性枢纽炎已20余年,反复发作,曾服各式抗风湿药,病情时好时坏。这次发作运转时手指枢纽游走性肿痛,左髋枢纽痛楚甚剧,枢纽值强,行走艰苦,影响就寝,服抗炎松无效而来诊治。病者精神窘迫,不想饮食,二便尚调。检査:体温37.6℃,脉象弦细稍滑,脉搏89次/分,舌质淡,苔薄白根腻。呈慢性糜掷病容,贫血貌,咽部无昭彰充血,心肺无特别,腹平坦,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下界肋下一横指,质软边钝,轻压痛,脾未涉及。左手小指第二枢纽与手腕外侧面各有黄豆大皮下小结,两下肢肌肉萎缩,左下肢髋枢纽行动受限,余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查验:血红卵白8.6克%,红细胞350万/mm3,白细胞12000/mm3,分类:中性淋巴18%,嗜酸9%,血千里56mm/小时。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枢纽炎(行动期)。中医称本病为顽痹,系贤粘不充,风挟痰湿成痹嘱服“地黄合剂”,3天后肿痛昭彰減轻;续服5天,不错下床行走;又服10剂,能正常步行,不错下蹲。随访多年,其下肢髋枢纽强直情况自发犹如消失。

方二:补骨祛寒治尫汤(侯牟玺,方)。

【构成〗川断12克、熟地12克、威灵仙12克、补骨脂9克、淫羊藿9克、独活9克、桂枝9克、牛膝9克、知母9克、防风9克、炙虎骨9克、制附子9克、赤芍6克、白芍6克、苍术6克、炙山甲6克、松节6克、麻黄3克(上方若无虎骨,可用天然铜9克、寻骨风9克,代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注释】本方功能补肾祛寒,疏风化湿,强筋壮骨,活血通络,主治类风湿性枢纽炎有很好的疗效。本方重在补肾祛寒,附子起迫切作用,一般用童较大(或从幼童递加)。若痛楚遒劲而又剧烈,尚须改用或加用乌头,并起先经蜜煎以松开毒性,增强疗效。对筹商节灼热感者,侯氏临床不雅察,有多数仍喜暖畏寒,得热痛减,遇寒加重,故附子仍当服用。若全身热象显贵者,附子则须减量或暂缓服用,有阴虚或郁热者,当佐以养阴或清热之品。本病疗程较长,短时不易奏效,一般须坚持服药3个月独揽。待病情基本戒指后,可将本方5倍量研细为散,每次3克,日服2~3次,饮酒者以黄酒送服>酒貴小者,用温滚水与黄酒参半送服;不善酒者用温滚水送服。需较万古候服用,以巩固疗效,本方收效虽缓但疗效巩固。

【疗效不雅察】本方治疗类风湿性枢纽炎42例,显效22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灵验率92.8%。余援用此方,治疗1例患类风湿性枢纽炎13年的病东谈主,服药79天,临床治疗。说明本方很有灵验,足资履行行使。

方三:痛痹汤(李振华,方)。

【构成】全当归12克、嫩桂枝10克、赤芍、白芍,各10克、辽细辛3克、寻骨风30克、川独活10克、桑寄生12克、川秦艽15克、防风10克、熟地黄15克、怀牛膝20克、海桐皮12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类风湿性枢纽炎,属于中医学中的痹证范围。《内经·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又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故有“风、寒、湿”三痹之别耳。本方适用于痛痹患者。痛痹的主要特性是痛楚剧烈,甚则如刀割针刺,遇寒则加重,得热则痛绥,痛处较为固定,日轻夜重,枢纽不可屈伸,痛处不红不热,常有冷感,舌苔白,脉弦紧。实践说明痛痹多兼血淤,也多见寒湿相投,然“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经络受邪,营卫不从,羁延进展,由表及里,内合于脏,久之必损其肝肾之阴。李老合计本病若论虚实,则阴亏属虚,寒湿属实,两相制肘,治颇毒手,实难用一方而效之,唯有祛寒化湿之中佐补肝肾,标本兼顾,虚实同治,方可奏效。方中选药楮当,尤以取用寻骨风一味,专治痹痛,号称私有之处。本方具有祛寒化湿、和营通络、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寒凝血淤、营卫痹阻、肝肾亏虚”之痛痹。

【病案例如】郝某,女,抑岁。

初诊:1985年8月29日。

主诉:患者4年前,冬季感受风寒之后,周身枢纽胶痛,尤以当作小枢纽痛楚为甚,近1年来渐致昆仲骨节肿大变形,行动受限,伴形寒肢冷,头昏眼花,耳鸣,腰膝酸软,小腹冷痛,二便自调。经某西病院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千里30毫米/小时,抗链“0”阴性,诊为:类风湿性枢纽炎。

查验:舌淡,两侧紫暗,苔薄白,脉千里绥。

辨证:证属痛痹,乃由寒凝血淤,营卫痹阻,肝肾亏虚所致。

治法:祛寒化湿,和营通络,补益肝肾。投以“痛痹汤”主之。

二诊,上方药服7剂后,诸症已去其泰半,守原方再进7剂。

三诊:又服7剂后,形寒肢冷之象已平,痹痛及阴虚诸症也减。以上方进出继进7剂。

四诊:痹痛已安,诸症悉平,査血千里正常(20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弱阳性。嘱原方药再进7剂,以巩固疗效。

方四:三龙散(李志铭,方)。

【构成】地龙250克、蜂房60克、全虫20克、白花蛇4~6条,乌梢蛇60克。

【用法】将上药烘千,共研细末,过筛后装入空腹胶赛,每次趿4~6粒,日服3次,服完;料为1疗程。

【注释】方中地龙,活络通痹,白花蛇,其性走窜,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能引诸风药直达病所,为治风痹之要药。全方驱风胜湿,祛淤通络,主治风湿淤滞经络之类风湿性枢纽炎可望得愈。李氏还用此方治疗一些风湿性枢纽炎、扃周炎、坐晋神经痛等疾病也灵验验。

【病案例如】例一:肖某,女性,53岁,工东谈主。患者双手腕、指枢纽红肿痛楚10个月余,于1978年10月31H就诊。罹患之指枢纽呈梭状,指、腕枢纽功能昭彰受限,不行投入服务及自理活命已半年。查类风湿因子为阳性,拍X光片查验高傲:双手腕、指及踝枢纽均有类风湿性枢纽炎样改变。曾用过多种方法治疗,未能戒指。服“三龙散”1剂后,枢纽痛楚、肿胀等症状昭彰改善,枢纽功能也有昭彰回报,不错自理活命。再服“三龙散”2剂后,即回报了使命,停药2年,未见复发。

例二:李某,男性,38岁,干部。入院日历:1979年3月13日至5月2日,入院号:66189。患者左侧沿坐骨神经部位痛楚麻痹,行走未便已半月余,经多种方法治疗无效而入院。查验:左侧抬腿教诲阳性,左臀部肌肉昭彰萎缩。血千里4毫米/小时,抗“0”1/300,类风湿因子(-)。入院后按中医辨证服用其它中药1个月,稍有好转,但进展不大。从1979年4月10日起服用“三龙散”,每次4粒,日2次,半月之后症状昭彰松开,不错上楼,行走自在。治疗1个月,左腿痛楚麻痹消失,不错跑步,左臀部肌肉也逐渐丰润。共服“三龙散”2剂,出院随访年余,坚持使命未见复发。

方五:雷公芪防汤(李志铭,方)。

【构成】黄芪12克、防己15克、土茯苓30克、地骨皮20克、防风12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地枫皮2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桑枝20克、钩藤15克、牛膝10克、雷公藤6~12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中医学合计:类风湿性枢纽炎的发生,多由于腠理空疏,营卫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所致;浩气为邪所阻,不行宣行,留滞骨脉经络,气血凝滞,久而成痹。痹者欠亨则痛,湿邪流注枢纽则肿,郁久化热则转化热痹。本方以益气祛风、清热通络为见长,主治风邪闭塞经络者。方中之雷公藤,味微苦,微辛,性温,有剧毒,功在驱风通络、祛湿止痛,对类风湿性枢纽炎有考究的恶果,可配方使用,也可单味使用.一般成东谈主逐日剂觉为6~15克,极量为30克,过量可引起中毒以致示寂。当代药理学预计阐发:雷公藤,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扼制作用,同期有多方面的抗炎作用。据报导该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枢纽炎,能消炎止痛,使枢纽功能改善,血千里回报正常,类风湿因子转阴,行动期用药效最隹。其特性是,消炎止痛作用仅次于肾上腺皮质激素而优于非甾体类抗风湿病的药,更尤于金制剂、D青霉胺、硫唑瞟呤、环磷酰胺,不良响应比上述各药少,进度轻.另有教导雷公藤对免疫经过效应期有平直作用,可能有贬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扼制炎症渗出,扼制或对抗种种炎症介质,以及有抗錠、抗栓塞等减少组织损害作用,由此可见雷公藤在临床上的特殊作用,若配成复方,其疗效更尤于单味。

【病案例如】何某,女,17岁,患类风湿性枢纽炎已6年。频年米加重,双手腕、指枢纽肿胀、痛楚、变形,圼典型梭状指,不行行走,不行自理活命。每天服强的松达150毫克,仍不行戒指,于1979年1月6日由其父背来就诊。用“雷公芪防汤”加减治疗2周,即撤了激素,症状昭彰好转.治疗2个月,基本戒指了病情,行走自在,不错自理活命。后每月仅服10剂药作为看护童,情况考究,笔者本院用单味雷公藤煎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及红斑狼疮也取得考究恶果。

方六:干冷痹饮(郑侨,方)。

【构成】苍术12克、防己12克、通草12克、薏苡仁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24克、连翘12克、地龙12克、苏木9克、牛膝12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程国彭先生说得好:“痹症之治,宜首辨风寒湿痹与热痹之不同,枢纽红肿,定是热痹;酸癌游走,定是行痹。痛之延久,尚应辨识气血、脏腑之虚亏。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以除寒祛湿佐之,大抵参以朴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大抵参以补火之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欠亨也。治着痹者,燥湿为主,而以祛风散寒佐之,大抵参以补脾之剂,盖土旺则能胜湿,而气足自无顽痹也”。郑氏合计,素蕴内热,寒温客之,气不得通,内热被阻,久之寒湿化热,干冷互结,流注枢纽,闭阻经络,营卫循行失调,导致干冷痹证。本方功在清热解毒,祛湿活络,为治干冷流注枢纽的类风浞性枢纽炎的祈望佳剂。

【病案例如】杨某,男,18岁,工东谈主。于1970年7月10日就诊。患者足枢纽肿痛2个月,两腿酸重,行走艰苦,痛甚,就怕发烧,不想饮食,面色黄赤,口唇舌质深红,舌苔白厚,根部微黄,脉细数而濡。病系干冷流注枢纽,引起肿痛,此属干冷痹症,治宜清热解痗,祛湿活络,投以“干冷痹饮”。服药4剂,病东谈主枢纽肿消痛止,诸症悉除。彌其再进2剂,以使疗效得以巩固。

方七:青风藤方(朱成玲,方)。

【构成】青风藤3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以黄酒为引。

【注释】本方功能祛风止痛,活血通经。当代药理学预计,青风藤有消炎镇痛,減少枢纽粘液渗出,增强免疫才气,促进类风湿因子转阴的功能。

【疗效不雅察】本方治疗311例患者,其中女性207例,男性104例,年岁最大65岁,最小9岁,平均年岁37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半年。闭幕显效者41例(13.1%),灵验250例(80.3%),无效20例(6.6%)。

方八:骨療场(聂志伟,方)。

【构成】雷公藤、鹿角胶、附子、肉桂、淫羊藿、杜仲、狗脊、巴戟天、制川乌、制草乌、桑枝、牛膝,各6~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如属阳虚血淤者,则以补肾壮阳、活血通痹法,药用:雷公藤、鹿角胶、附子、肉桂、当归、川断、牛膝、桃仁、红花、骨碎补、鸡血藤、地龙、桑枝。

如属阴虚干冷者,则以滋肾益精、通络蠲痹法,药用:雷公藤、黄柏、知母、龟板胶、山萸肉、薏苡仁、泽泻、木瓜、牛膝、桑枝、丹参、金櫻子、鸡血藤。

【注释】此方功善温阳益肾,通络散寒,主治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医学文件中尚无此病名,聂氏凭证临床症状分析,合计此属“骨痹”范围。郑侨合计本病多为风寒湿之邪,深切筋骨,留念不去,阻滞营卫循行,日久形成骨痹证。治以补血温经活络法,药用当归15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2克、桂枝9克、乌蛇9克、乳香6克、没药9克、丹参15克、甘草6克、苏木6克。取得餍足恶果。聂氏合计本病或由先禀赋陚不足,经脉失养,或因邪气侵袭,直中伏脊之脉,气血凝滞,筋骨不利,以致拘萎而无须,均会导致本病。本病有昭彰的家眷发病的特性,辨证以虚证、寒证为多,故治疗以补益肝肾为主。实验室查验,本病免疫球卵白昭彰增髙,教导本病体液免疫机能素乱,故选器具有昭彰免疫扼制作用的雷公藤等药配伍,一般行使“骨痹汤”通用方均能取得较好疗效。如阳虚或阴虚症状昭彰者,则宜按上述辨证加减方法用药。

【疗效不雅察】本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共267例,闭幕痊可64例,显效159例,好转28例,无效16例,总灵验率94%。

十三、骨质境生症:

骨质增生症,好发于中年以上。一般合计由于中年以后体质年迈及退行性变,永恒立正或行走及万古候的持于某种姿势,使肌肉牵拉、撕脱、出血、血肿机化,形成刺状或唇样的骨质增生,骨刺对软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剌激和外伤后软组织损害、出血、肿胀而致。

中医学,将本病纳入“骨痹”的范围。合计本病的发生多由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入骨络,或跌仆闪挫,损害骨络,以致气血淤滞,头绪受阻,欠亨则痛。本病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临床阐扬也散乱有致,但其治则多以补肾健骨、扶正黜邪、活血化淤、软坚消肿、通顺经络等法为主。

方一:抗骨质增生丸(刘柏龄,方)。

【构成】熟地3份,肉苁蓉2份,鹿術草2份,骨碎补2份,淫羊藿2份,鸡血藤2份,莱菔子1份。

【用法】煎制成流浸膏,加蜜,泛丸,每丸重2.5克:逐日2~3次,每次2丸。

【注释】本方补肝益肾,通经活络,强筋健骨,主治退行性脊椎炎。方中以熟地为主,补肾中之阴;淫羊藿,兴肾中之阳;肉苁蓉入肾充髄充肾;骨碎扑、鹿衔草,补骨镇痛;鸡血藤,通经行气活血,增矫健骨强筋的作用;佐以莱菔子健脾消食理气,以防补而滋腻之弊。药理预计标明,熟地、肉苁蓉,具有扼制炎性肉芽肿的增生和渗出作用。本方有一定的镇痛效应与扼制增生作用,可能是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开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闭幕。

【疗效不雅察】治疗退行性脊椎炎1000例,病程短者22天,长辈18年,平均治疗1~2月收效,最长治疗6个月收效。闭幕显效(腰痛消失,行动不受限,能恢规复使命)8例,好转(腰痛显贵松开,行动功能跨越,能恢釔原使命或大部单干作)141例,无效51例。

方二:药枕方(李致密,方)。

【构成】当归、羌活、藁本、制川乌、黑附片、川芎、赤芍、红花、广地龙、广血竭、菖蒲、灯炷、细辛、桂枝、紫丹参、防风、莱菔子、威灵仙、乳香、没药、龙脑适量。

【用法】将上药去梗节闹翻为祖末,填入枕袋,供患荇就寝时枕用,每天枕用不少于6小时,连用3~6月以上。

【注释】药枕治病,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唐·孙想邈,在其《令嫒方》中就有“冶头项强不得顾四力,蒸好大豆一斗,令变色,内囊中枕之……”的纪录。李氏通过实践说明,通过药枕局部给药,使药物与患部万古候构兵,药力通过皮肤罗致直透筋骨,以缓解并放弃肩颈部因慢性劳损酿成的痛楚,加:速局部血液轮回而促进软组织的建筑,从而起到了考究的治疗作用。方中选择理气活血、消肿定痛、活络祛风、怡神醒脑之品,经临床阐发对颈椎病的颈型、神经根型和交感神经型恶果较好。

【疗效不雅察】治疗279例,痊可(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并已回报使命)91例,显效(临床症状昭彰松开,平时可无症状,劳累或受寒后有轻度症状,不影响一般使命)82例,好转(临床症状松开,或大多数症状消失,但仍有少数个别症状改善不昭彰)91例,无效(症状不松开或反复发作)15例,灵验率为94.62%

方三:抗骨刺酒(王晓京,等方)。

【构成】伸筋草15克、刺骨草15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赤芍15克、海带15克、落得打15克、追地风9克、千年健9克、防己9克、秦艽9克、茯芩9克、黄芪9克、党参9克、白术9克、陈皮9克、佛手9克、牛膝9克、红花9克、川芎9克、当归9克、枸杞子6克、细辛3克、甘草3克。

【用法】以上诸药,加入白酒1750克,浸泡1~2周,去渣留汁饮用,逐日3次,每次10毫升,1000毫升为1疗程。

【注释】骨质增生,属中医学“骨痹”的范围。本病的发生多由于气血不足,肝背亏虚,风寒湿邪侵入骨绺,或跌仆闪挫,伤损骨络,以致气血淤滞,运行失畅,欠亨则痛。方中以补肾健骨、活血化淤、通顺经络之品构成,治疗骨质增生确有考究的疗效。

【疗效不雅察】治疗31例,显效(骨质增生症状得到戒指,恢规复工种使命)4例,灵验(临床症状改善,投入正常使命)22例,无效(服药洒一疗程,症状无改善)5例,总灵验率为83.9%,治疗时候最短1疗程即1个月,最长8个半月,平均2个半月。

方四:风湿威灵方(纪平,方)。

【构成】乌梢蛇60克、威灵仙72克、当归36克、防风36克、地鳖虫36克、血竭36克、刺骨草36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逐日服2次,每次服3克、温滚水送服。

【注释】方中乌梢蛇、成灵仙、防风、刺骨草,搜风活络、通痹止痛;当归、地鳖虫、血竭,活血通经、消肿定痛。诸药合用,可改善血液轮回,缓解伢质增生压迫,达到“通则不痛”之想法,治疗骨质增生能取得餍足疗效。

【病案例如】赵某,男,59岁,矿工。发病3年后,于1983年5月10日,在镇江地区东谈主民病院,颈椎拍X光片查验(片号48008),正位片示:“诸颈椎……骨质增生”,侧位片示“椎体后缘有骨质增生”。先后在煤矿西病院和外地西病院治疗2月不效,自1983年7月4日运转服本方。连服1月后,颈项痛楚、不得俯仰和傲视不行之症基本消失,肩及两手锌麻痹感也松开。再服原方1月,诸症若失,颈项俯仰傲视自在,已所有这个词回报重膂力服务,随访1年未见复发。

方五:灸治方(赵法文,方)。

【构成】荆芥60克、防风60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白胡椒60克、艾绒500克。

【用法】前5味药,共为细末,与艾绒拌匀,分为20份为1剂,诀别置于直径约3厘米的铁筒内捣实为药柱,以备应用。

制一有手柄的灸具,高3厘米的双层铁片套圈,外圈直径8厘米,内圈7.5厘米,双圈底部夹持一层牛皮纸,然后将生姜泥、面粉、上等食酸竣事调至糊状,均匀棒于纸上,约0.2厘米厚。然后放一份药炷燃烧,置患处上部,灸至微红、微汗,能哑忍为度。手持灸具之柄随温度的落魄以调动与患处距离。每晚睡前1次,每次40~50分钟,邻接20次为1疗程。未愈,间歇10日进行第2个疗程。

【注释】通过临床不雅察,选择此法灸治骨质增生,疗效较好。方中荆、防,善祛风散寒,舒筋蠲痹;乳、没,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之效,以白胡椒起除寒作用。并予艾灸使温热之气透入皮下组织,内注筋骨,促使椎间孔周围枢纽囊滑膜充血水肿消退,从而获取较为餍足的恶果。

【病案例如】朱××,男,49岁,干部。1983年3月22日入院,入院号1186。诉颈肩部痛楚,辐射至双手背已1年,头部行动受限,肩背千里重酸胀,压头教诲阳性。拍X光片查验高傲;颈至胸,椎体昭彰增生,椎毛病窄小。曾服“天麻丸”、“骨刺丸”,维生素类及理疗均无效,用本法治疗1个疗程,痊可出院,于今1年未再复发。

方六:骨刺丸(边全祿,方)。

【构成】熟地60克、骨碎补60克、炙马钱子60克、鸡血藤60克、肉苁蓉60克、汉三七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川芎30克。

【用法】上药研成细末,真金不怕火蜜为丸,每丸重6克、日夕各1丸,3个月为1疗程。

【注释】本方功能补益肝贤,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治骨质增生症。方中熟地、苁蓉,补肾填楮助阳;骨碎补健骨止痛,马钱子,散血热,消肿痛;鸡血藤、汉三七活血通经,消肿定痛;乳香、没药,行气止痛,活血消肿;川芎,能升散,通十二经,行气活血,散风止痛。本方作用机制可能是:使增生的骨刺周围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速即消退,建筑磨损的枢纽软骨面,使还是形成的骨刺缩小或罢手发展。

【疗效不雅察】应用本方治疗各式骨质增生症320例,闭幕显效(枢纽痛楚消失,拍X光片复查:无加重倾向)21例,好转(枢纽痛楚基本消失)259例,无效8例,闭幕不解者29例,停药1年后复发3例。

十四、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子宫良性肿瘤,为女性盆腔最多见的肿瘤。凭证肿瘤滋长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粘膜下子宫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及肌壁间子宫肌痼A其临床阐扬则依其滋长部位不同而差异,如阴谈出血、压迫症状、痛楚、不孕等。本病属中医学“癥瘕”,“积症”范围。中医学合计子宫肌瘸的形成,多与浩气年迈而气血失调筹商,常见以气滞血淤、痰湿内阻等因素结聚而成。辨证重在辨“气病、血病、新病、久病”。治疗按“坚者削之”和“结者散之”的原则,治宜理气活血,软坚消积。平素体虚或因阴谈不规矩出血引起的气血虚之证,宜先补气血,待气血充实后从头理气活血、软坚消积之法。

方一:生津开结汤(钱伯煊,方)。

【构成】北沙参12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茯苓12克、夜交藤12克、女贞子12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生牡蛎15克、土贝母12克、莲肉12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子宫肌瘤,是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属于中医学中的“癒积”范围。本病发病年岁在30岁以上者较多,其主要原因,常由于气血凝合,或痰气郁结而逐渐形成。凭证中医表面,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两脉与子宫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予宫受患,例必影响冲仕两脉,而冲任两脉的作用与月事又有着平直的关系。如果冲任损害,例必导致月事的叨唠,如月事先期量多,或淋沥连续,或月事甭多如冲。临床以“气阴两虚、阴虚血热、气滞血淤、脾虚湿阻”四种类型为常见。

本方功能益气养阴,化痰软坚,适用于气阴两虚、痰气郁结型的子宫肌瘤患者。

【病案例如】苏某,女,51岁,已婚,病案号183579。

初诊:1971年8月24日,患子宫肌瘤10余年,月事先期,15天1次,5~6天净,诳多。近1年来,月事询期叨唠,先期15天,或50~90天一至,3~4天净,量多。末次月事8月2日来潮,3天净,头晕口苦,失眠便秘,舌苔薄黄腻、边有齿痕,脉细滑数。妇科查验:子宫肌瘤如8周婴儿大小。病由气阴两虚、痰气郁结所致,治以益气养阴、化痰软坚之法,方用“生津开结汤”主之。钱老用此方治疔14个月后,经绝,官体萎缩,肌瘤也缩小,基本达到治疗。钱老合计患者病程10余年之久,月事先期量多,导致气阴重伤,故投以上方,始得灵验。

方二:伏龙归脾汤加味方(张世汝,方)。

【构成】伏龙肝60克(先煎去淹,代水),浙白术10克、茯神10克、炙黄芪30克、龙眼肉10克、炒枣仁10克、潞党参15克、煨木香5克、当归身10克、远志10克、杜仲炭15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7枚。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为一补血益气、健脾止血、安神定志之剂,可用于想虑伤脾、牌不统血者。中医谓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统血无权;血失所主,则溢于脉外,证见月事提前、量多色淡等诸症。方中伏龙肝入脾,健理中洲;四君补气健脾,脾H矫健,气血自生,为主药;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负气固血充,为辅药;龙眼肉、炒枣仁、远志,养快慰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为佐药,杜仲炭,壮肢止血,生姜、红枣,长入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则有益气健脾、补血止血、安神定志之功效。

【病案例如】常某,女,36岁,剧团导演。患者自1973年春起,发现性交后出血。经地区、县病院妇科检査,发现子官体较正常稍大,质硬,附件阴性,诊断为子宫肌瘤,曾经中西医药诒月余,恶果不显。病情面绪不安,想虑重重,于同庚4月6日前来求治。患者面色萎黄,神想蒙胧,忘记心烦,食少体倦,腰困倦力,白带较多,月事提前,量多色淡,性交出血。脉右弱左弦,两关不足,舌淡苔白。此系患者导演某剧,劳伤神虑损脾,脾失健运,故食少疲钝,面色萎黄,脾不统血,血溢清谈,酿成此证。法当健脾益气,补血安神,投予上方服用。嘱其服药其间妻子分居。服药3剂,其精神好转,面色转华,腰困松开,神想安定,脉缓有劲,舌红苔薄白。守原方再进3剂,服后诸症皆除,交合无特别。再予“归脾丸”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受孕,青年一女孩。随访多年,一切考究。

方三:桂苓发笑汤(魏长存,方)。

【构成】桂枝3克、茯苓9克、丹皮6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香附9克、益母草9克、佛手柑6克、蒲公英30克、青皮4.5克、陈皮4.5克、败酱草15克、五灵脂9克、蒲黄9克(包)。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是由“桂枝茯苓丸”合“发笑散”加味而成。“桂枝茯苓丸”功能活血化淤,缓消癥块。《金匮要略·妇东谈主妊娠脉证治第二十》用以治疗妇东谈主小腹老将癥块,漏下不啻,胎动在脐上;月事艰苦,或经传腹胀痛;或难产,或胞衣不下,或死胎不下,或产后恶鳐不尽而腹痛拒按者。“发笑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功能活血去淤,散结止痛,主治淤血停滞所致的月事不调,少腹急痛,痛经,产后恶露不行。古东谈主合计服用本方后,病者每于不觉之中诸证悉除,不禁怡然发笑,故得名。

当代名医,魏长春先生,行医67载,积存了丰富的劝诫。立法处方效率古训而天真变通,将“桂枝茯苓丸”改为汤剂,随证加入“发笑散”、益母草、佛手柑等,加强了理气活血止痛、散结消癥之功。同期又加用了蒲公英、败酱草,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关于有盆腔炎症者尤为稳健。

【病案例如】亢某,女,34岁。主诉小版胀痛,上腹不舒,曾在某院妇科查验确诊为子宫肌瘤,求中医治疗,于1974年7月4日,初诊。视患者神倦,肠鸣阵作,下肢可见紫斑,舌红少苔,病属瘀瘕,乃气滞血淤所致。治当宗张仲景“桂枝茯苓丸”之意,理气活血,消癥散结,兼清下焦郁热。投以“桂苓发笑汤”。

上方药服19剂(治疗中随症稍布加减),复查子宫肌瘤已消失,唯感左侧腹部有胀痛,大便挟有粘液,体疲乏力,偶有头痛恶心,此乃本元年迈,虑其留淤未尽,仍用怯浓生新,以“桂枝茯苓丸”去:桃仁,加“桂心、干姜、红枣、炙甘草”之剂善其后。

方四:钱氏固冲汤(钱伯宣,方)。

【构成】党参12克、茯苓12克、山药12克、制香附6克、生牡蛎15克、川断12克、白芍12克、桑寄生12克、女贞子12克、枸杞12克、莲肉12克、生龙骨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有“固冲汤”方,由“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萸肉、生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诸药构成。其功在益气健脾、固冲摄血,主治冲脉不固,症见血崩或月事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舌质淡,脉细弱或虚大者。钱老先生所拟固冲汤则功在健脾益肾,舒肝解郁,固摄冲任,主治脾肾两虚,肝气郁结,冲任不固,症见月事跫多色红,有紫色块,腹痛腰酸,面浮肢肿,便溏溲频,舌苔白腻,质紫暗、淤点,脉弦者。

【病案例如】刁某,女,43岁,已婚,病案号86976。初诊:1972年10月10日,患子宫肌瘤6年,月事量多,出血时候长,10余日方能净。末次月事9月28日来潮,12天尚未净,前4天量多色红,有紫色块。现感腹痛腰酸,面浮肢肿,便溏溲频,舌苔白腻,质紫暗,且有淤点,脉弦。妇科查验:子宫肌瘤如孕婴儿8周大小。中医辩证属脾肾两虚,肝气郁结,冲任不固。当今治法,以健脾益肾、舒肝解郁、固摄冲任为法,投以“钱氏固冲汤”主之。月事净后,加“土贝母、乌贼骨”等化痰软坚之药,不绝治疗4个月,子宫肌瘤未见增大,月事周期为40~50天,5天净,月事量减少2/3,临床症状昭彰松开,逐渐得以康复。

方五:加味生化汤(张玉芬,方)。

【构成】当归24克、川芎15克、炮娄3克、炙甘苹3克、桃仁9克、益母草30克、炒芥穗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子宫肌瘤有结节者,可加入三棱6克、莪术6克、肉桂6克;经期出血量多者,可将“加味生化汤”酌情减量用药。临床应用本方可凭证患者情况辨证加减。

【注释】本方是在《傅青主女科》“生化汤”的基础上,加“益母草、炒芥穂”而成。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专入血分,功能行淤血,生新血,行淤血而新血不伤,养新血而淤血不滞,兼能利水消肿,前东谈主称之为“妇科良药”。芥穂炒黑入药,可令其入于血分,出于气分,以引邪出门,功可使除败血、止出血之功增强。

当代名医,施今游先生,精于辨证,善于用药,治疗出血性疾病颇有劝诫。若“中、下”焦出血者,习惯以黑升麻、黑芥穗伍用治之,其治疗机理是,血见黑则止,还有升清降浊、散淤止血的作用。

“加味生化汤”行中有补,化中有生,破而不伤正,补而不滞邪,是活血化淤、养血益气兼软坚散结、温经通络之佳剂,主治寒凝所致的气血淤滞型子宫肌瘤及子宫肥硕症,有较好的疗效。

张氏应用“加味生化汤”进行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病东谈主24例,临床治疗8例,灵验者13例,无效者为3例。不雅察治疗子宫肥硕症46例,临床治疗25例,灵验者18例,无效者3例。

【病案例如】邦某,女,40岁,近月来月事先期,萤多,色紫有血块,经期少腹痛,腰困,少寐多梦,心烦胸闷o检査子宫前位8公分×7公分×4公分,前突,行动,质中,无压痛,诊为子宫肌瘤。投以“加味生化汤”,并加入“云苓、夜交藤”等,共服药38剂,子宫缩小为6.5公分×4公分×3公分,行动好,质中,临床症状消失。

方六:清淤化癥汤(沈仲理,方)。

【构成】党参12克、制香附15克、生贯仲30克、半枝莲30克、鬼箭羽20克、海藻20克、木馒头30克、天葵子15克、甘荜9克、紫石荚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加减:

气滞血淤者,加:当归9克、丹参12克、金铃子9克、延胡索9克、三棱12克、制香附9克;

经血过多者,上方,去:天葵子、海藻、三棱,加:花蕊石30克、鹿衔草12克、参三七、血竭粉,各2克(吞);

阴虚火旺者,去:党参、紫石英,加:生地、熟地,各9克、炙龟板12克、北沙参12克、夏枯草12克、白薇9克、桑寄生12克;

经血过多者,去:海藻、天葵子、木馒头,加:水牛角(先煎)30克、丹皮9克、紫草9兑,羊蹄跟30克。

脾虚气弱者,去:首乌、天葵子,加:黄芪15克、白术、白芍,各9克、淮山药15克、炙升麻9克、金狗脊12克;

出血过多者,上方,去:木馒头、海藻,加:煅龙骨、牡蛎,各15克、煅代赭石15克、景天三七15克、地绵草15克;

偏阳虚者,加:炮姜炭6兖,煅牛角腮12克、赤石脂15克、禹余粮15克。

经血多淤块者,加:鹿衔草12克、炒五灵脂12克;

小腹痛,加:金铃子9克、延胡索9克;

腰酸痛,加:桑寄生12克、金狗脊12克;

乳房胀痛,加:全瓜蒌12克、路路通9克;

白带多,加:马鞭草12克、白芷炭9克;

便秘,加:火麻仁12克。

【注释】沈氏合计子宫肌瘤的病程一般较长,淤血凝结日久必致化热,如再过用温化散淤之品,恐其出血更甚,故选“贯仲、半枝莲、海藻、鬼箭羽”等既有破淤散结之功,又有疗崩止血之效,对联宮肌瘤兼有经血过多者甚为适用。纵不雅全方,其功能清热化淤,破淤消癥。沈氏应用本方加减天真行使,治疗子宫肌瘤,可谓庖丁解牛,疗效满怠,足资履行。

【疗效不雅察】本方治疗54例子宫肌瘤患者,症状改善总灵验率为94.2%,其中显效(月事回报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贵改善)29例,好转(经量减少30%以上,其他临床症状有一定好转)22例,无效3例。肌瘤改善总灵验率为66.7%,其中显效(肌瘤消失)15例,灵验(肌瘤昭彰缩小)21例,无效8例。

方七:宫癥汤(吴定言,方)。

【构成】当归12克、炮山甲12克、桃仁12克、莪术12克、三棱9克、香附12克、续断12克、夏枯草12克、淮牛膝12克、昆布15克、薏仁30克、王不留行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气虚者,加:党参或太子参;血虚,加:鸡血藤、白芍;脾虚,加:白术、茯苓;肝肾阴虚,加:枸杞子、桑椹子、旱莲草。经期,加30%三棱打针液,逐日肌注1次,连用7天。

【注释】本方有活血化淤、软坚消癥之功效,主治子宫肌瘤,尤宜于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子宫肌瘤。吴氏通过临床不雅察,合计本病疗效与肿瘤类别及病灶大小筹商。肿瘤小者和壁间肌瘤较浆膜下肌瘤疗效好,对宽绰肿瘤则仍以手术治疗为宜。

【疗效不雅察】临床应用本方治疗136例患者,临床治疗(症状消失,肿瘤消失,子宫回报正常大小)72例,占52.9%,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肿瘤昭彰缩小)37例,占27.2%;灵验(症状昭彰改善,但肿瘤缩小不昭彰或未缩小)5例,占3.7%,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22例,占16.2夯。总灵验率为83.8%。

十五、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蒌缩,是指视神经纤维,在各式病因影晌下发生变性和传导功能的障码,并在临床上引起视乳头样子,变为煞白的眼底变化而言。临床以见地着落、视线缩小、视乳头煞白为主要特征。单纯性或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其视乳头样子浅淡,领域清楚;继发性视神经蒌缩者,视乳头样子灰白或蜡黄,领域明晰,巩胶筛板小孔隐退不见,以致视乳头视网膜血筲周围出现鞘膜;由外伤所致的视乳头煞白为外伤性视神经萎缩。中医学之“青盲”与本病类问。中医学合计青盲证其病程之长久,乃因五藏六府之精不行上承于目,目络阻滞,目系枯萎而致,故治疗当以补虚通络为要。

方一:首乌地黄汤(冯佩诗,方)。

【构成】何首乌15克、生地15克、熟地;5克、茺蔚子15克、女贞子15克、麦冬15克、山药;5克、黄芪15克、党参15克、杞子15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菊花10克、陈皮9克、五味子9克。

【用法】逐日剂,水煎服。

【注释】本病是指视神经纤维,在各式病因影响下,发生变牲和传导功能的阻拦,并在临床上引起视乳头样子变为煞白的眼底变化而言。临床上常以见地着落、视线缩小、视乳头煞白为主要特征。本病属中医“青盲”范围。

路际平,云:“内障之症,惟青苜最难治疗。原发性多属后天不良,真阴吃亏,而脏腑之梢气不行上注于目,以致睛光渐渐零散”。《扫视瑶函》又云:“其因有二:一曰:神散,二曰:胆涩”。一言以蔽之,若伤于情者劳乎神,伤于精者损乎胆,在神劳胆损之下,梢液日耗,见地日下,故此症已成,不易治疗,可见本病属于遒劲病症也。但唯有辨证无误,选方得当,皆能取得祈望的恶果。

本方功能补肝益肾,以肝肾不足型视神经萎缩为最好稳健症。

【病案例如】张某,女,60岁。双眼见地进行性减退半年,伴有眼部酸痛,头犛眼花,当作无力。查见地右0.2,左0.1,双眼眼压14.57毫米汞柱,视线最大40%,最小20%,双外眼正常,眼底见视神经乳头煞白,界限清楚,网膜血管无昭彰改变。患者素有当作无力,腰膝酸软,精神疲倦,头晕耳鸣,心慌失眠,眼部酸痛,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肝背不足,精血亏少,目失濡养,治宜补肝益肾。投以“首乌地黄汤”,服10剂,见地右0.4,左0.3。继前哨,加:鸡内金、炒麦芽,各12克。再进30剂,自发症状放弃,见地0.8,视线基本正常。改服杞菊地黄丸2月,不雅察;年半,见地未见下阵,视线也未缩小。

方二:加味祛瘀复明汤(李纪源,方)。

【构成】当归15克、川芎6克、赤芍9克、元胡9克、白芷9克、泽兰6克、苏木9克、香附15克、坤草20克、茯苓9克、木香6克、元参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以黄酒30毫升为引,逐日1剂。

【注释】本方能活血行气,祛淤散滞,适用于气滞血淤型的视神经萎缩。

【病案例如】李某,女,20岁。于1968年7月3日来诊。患者自述头痛10年,眼昏4年余,左眼为重,曾经西医治疗无效,月事提前,血色黯紫成块,且少腹痛楚,经期见地更差。查验双眼结膜稍充血,左腌孔对光反射稍鲁钝,舌质黯红,舌边散在淤血点,左眼见地0.02。眼底:左眼视神经乳头领域尚明晰,显贵煞白,乳头周围小血管减少,仅见5根,比右眼眼底血管稍细。西医诊断为左眼视神经萎缩。此症乃系气滞血淤,治当活血行气,袪淤散,投以“加味祛淤复明汤”。该患者共服药19剂,头已不痛,月事正常,左眼见地普及至0.7。追汸5年见地保持不变,于第6年因屡次情志不舒、呜咽而左眼见地降至0.5,后仍以如上方意用药而使疗效巩固。

方三:补中益气汤加减方(鄢成,方)。

【构成】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丹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党参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黑附片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功能“益气活血,养肝明目”,关于脾胃年迈、血不养筋、目窍萎闭之视神经萎缩者疗效较好。

【病案例如】胡某,男,23岁。1977年8月21日入院。1977年3月下旬,双眼胀痛,伴有颞侧头痛、视物昏花,曾在某院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查见地双眼0.1,双眼外端好,屈光间质清楚。眼底查验:视乳头领域清楚,色煞白,以颞侧为重,动脉:静脉=1∶2,黄斑亮点隐约可见。诊断:双眼视神经萎缩。现症当作无力,少气懶言,食纳欠佳,大便溏,舌质淡/脉千里细。证属脾胃年迈,血不养筋,目窍萎闭,治宜益气活血,养肝明目。方以上述“补中益气汤”加减,连服125剂,精神转佳,大便正常,查见地右眼0.7,左眼0.6。原方,去:附子,加:柴胡10克、升麻6克、五味子15克,又服65剂。查见地:右眼1.2,左眼1.0,眼底检査:视神经乳头后光淡白,黄斑亮点可见。嘱燕服“杞菊地黄丸”以巩固疗攸。1年其后院复查,双眼见地1.5,随访5年,见地未见着落。

方四:东谈主参养营汤加减方(文日新,方)。

【构成】黄芪6克、肉桂1克、红参2克、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2克、熟地6克、白芍6克、当归6克、远志2克、五味子2克、陈皮2克(此剂量为儿童量,成东谈主应酌增)。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这是一张益气补血的方子,临床用于热病销耗气营,津血亏少之视神经萎缩。

【病案例如】朱××,女,3岁。1975年5月4日就诊。其父代诉,2个月前高热,体温40℃,咳嗽连声作呛,经当地病院诊为百日咳。用氯霉素等治疗1周,咳嗽需松开。但忽双目失明,即去长沙某西病院就医,诊断为急性视神经炎。给予维生素B1等,治疗20夭,复查眼底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建议中医治疗。

来诊后查:双眼瞳孔散大,对光响应消失,见地光感可疑,面色不华,形骸孱羸,躁扰不宁,食欲减少,指纹色淡红千里滞,溲清便溏。此为热病销耗气营,津血亏少,不行上荣于目所致。治宜益气补血,予上述“东谈主参养营汤”益气养血。阳浮于外,故躁扰不宁,加:附子,温其阳,以达阳生阴长之意,而救视神经萎缩之危。进药10剂后,见地能见0.7米远的玩物,食欲增进,面色稍红,能安卧,躁扰消失,二便正常,瞳孔仍散大,对光响应出现,仍需补养气血。二诊:原方,去:附子,继服20剂。三诊:见地能见5米远的玩物,玩耍自在,面色荣润,瞳孔回报正常,对光反射灵敏。仍宜健脾益胃,改服“四正人汤”合“当归补血汤”以善其后。处方:西党参10克、茯苓6克、当归6克、黄芪5克、白术6克、炙甘草3克。随访见地回报正常,不雅察5年未见复发。

方五:复明地黄汤加减方(都强,方)。

【构成】枸杞25克、菊花20克、地黄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苏木15克、青葙子12克、丝瓜络15克、寸冬10克、真珠母50克、丹参12克、生芪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脾虚者,加:党参15克、白术10克;肝气郁结者,加:柴胡9克、郁金9克;热伤津者,加:丹皮12克、栀子9克。

【注释】本方具有滋补、活络、明目之功效,应用于肝贤阴虚,精血销耗,精气不行上注于目,目失所养,以至神光耗散者。

【病案例如】谢××,男,23岁,干部。病案号0646。自1964年来,发现双眼见地减职,于1965年2月份诊为视神经蒌缩,经治疗有所好转,但以后见地又渐着落,以至于步行也感到艰苦,1965年6月5日收入院。

查验:全身情况尚好,眼部所见,见地:右眼手动/目下、双外眼及透明体无特别。眼底:双视神经乳头变小,血管细,呈煞白色,界限消,余尚好,脉弦细。诊断:双眼视神经萎缩(青盲内障)。

治疗:用滋补、活络、明想法“复明地黄汤加减方”,同期配合服用“明目地黄丸”、“羊肝丸”等。

经上述治疗3个月另5天,见地昭彰普及,右1.0,左0.9+2,眼底大有改善而告治疗出院。追访7年,病愈后投入自由军某文工团工怍,双眼见地考究。

方六:钩藤媳风汤(韦玉英,方)。

【构成】钩藤(后下)15克、僵蚕12克、全蝎6克、石菖蒲6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生地12克、薄荷4克(后下)。

【用法】水煎脲,逐日1剂。

【注释】本方为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之剂,韦氏合计肝经风热型,在辨证上多有虚实相挟存在,病程较短,主要应收拢尚有风热的证候,故有“热极生风,热解风自灭”之论。韦氏选择平肝熄风,脏腑均衡,玄府通利,目得濡养而司灵明,临床疗效显贵。方中钩藤用以清热平肝;僵蚕、全蝎,用以祛风解痉,温行血脉,通络解毒;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石菖蒲,通九窍;生地,滋阴凉血;薄荷,散风清热。不雅其全方,共奏平肝熄风、清热解痗之功。本方适用于儿童视忡经蒌缩的早期。

【疗效不雅察】应用本方治疗36东谈主,基本恢20东谈主,显效10东谈主,跨越6东谈主。

方七:复萎汤(李清文,方)。

【构成】生地20克、麦冬10克、生石袞30克、金银花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菊花10克、丹皮10克、扼子10克、丹参18克、赤芍63克、红花3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具有养阴生津、活血袪淤之功,此遵《内经》“灼津成淤,增水行舟”,应用于高热伤阴导致的视神经萎缩特效。可见李氏此方哀感顽艳,颇有见地。

【疔效不雅察】本方治疗1例双眼见地0.08,近见地0.1的患者,治后见地回报达1.2,视神经乳头后光略有转色,黄斑中心反射消失未复现。

方八:疏肝健脾方(许洪涛,方)。

【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熟地12克、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甘草9克、杞子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能视。许氏合计视神经、视盘皆属于肝,瞳神属肾,是以选择补益肝肾之法,取熟地、白芍、杞子等药;然气机清楚,精血始能运升于目,故佐以柴胡、白芍疏肝解郁,再配“八珍汤”补气养血。许氏妙就妙在对眼内疾患无证可辨的气象下,凭证剖解与脏腑关系,创造了上述想路辨证用药,且疗效可靠。

【疗效现察】本方治疗35例57眼,显效(见地普及4行或由0.2以下普及到0.2以上)23眼,灵验(见地提髙2行或由0.1以下普及到0.1)22眼,无效12眼,总灵验率79%。

十六、白癜风:

本病是一种原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可始发于不同庚岁,全身各处皮肤均可发生,好发于易受磨擦及阳光照耀等高傲部位以及皱褶部位,掌踱、粘膜及视网膜也可累及,多对称散布,也有沿神经节段散布。中医称本病,为“白癜”、“白驳”、“白驳风”。中医学合计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复受风邪夹湿搏于肌肤,致令气血结怨或气滞血淤,血不滋养肌肤而成;或肝肾亏虚,荣卫无流畅之机,外相腠理失其所养而致病。斑片色白,田地昭彰,四周色暗,大小不等,形态差异,数量不定,局限或泛发,但以面、颈、手背为多,常呈对称性散布,是本病的迫切特性。治疗多以疏肝解郁,散风除湿,滋补肝肾,养血活血通络为大法。

方一:如意长短散(来春茂,方)。

【构成】旱莲草90克、白芷60克、何首乌60克、沙蒺藜60克、刺蒺藜60克、紫草45克、重楼30克、紫丹参30克、苦参30克、苍术24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收贮勿无聊,逐日服3次,每次6克、滚水送服。

【注释】此方为来氏祖传验方,通过其临床实践说明,屡用多能获效。方中旱莲草能补肾固齿止血,《本草纲要》谓其“乌髭发,益肾阴”,白芭芳醇通窍,能败风除湿,《本草》谓其“长肌肤,津润颜新”;重楼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之功,何首乌补肝肾,益楮血,治血虚鹤发及遗梢腰酸;丹参活血养血,祛淤生新,紫草专入血分,凉血解毒多苦参清热燥湿,能祛风杀虫,尚治周身风痒,关于多种皮肤病用之皆可收效,苍术除湿发汗,散风疏郁;刺蒺藜祛风散结,平肝开郁,治皮肤风痒,沙蒺藜补肾强阴,此味也可单方研末蘸煮猪肝服食,来治本病。诸药相伍具有祛风活血、除湿清热、补益肝肾之功。另外來氏还配用肉桂30克、补骨脂90克。以水酒参半混匀后浸泡1周后外擦。肉桂辛温益火消阴,补骨脂补肾益阳,二药为伍,使阴从阳化,通经活络,以利驱邪出门,肌肤得荣,故表里兼治,此病得愈。本方具有祛风活血、除湿清热、补益肝肾之功,用于白癜风由于风邪骚扰皮肤,袭入毛孔,致负气血淤滞、毛窍闭塞、血不荣肤之证有较好恶果。来氏通过实践合计,以上二方关于治疗皮肤瘙痒症、慢性湿疹、酒渣鼻等皮肤病,也有较好恶果。

【病案例如】李某,女,29岁,学生。于1963年9月就沴。患者颈項、面部、臀骶、浪臂等处皮肤均有领域明晰、大小不等的圆形白斑,何况逐渐发展。2年来,曾多方求治,较万古候服用过维生素B、烟酸,外擦以0.5%升汞乙醇,曾经以中医治疗,均未治效。患者前来此诊治,除见其片状白斑如上述部位外,胸腹也有白色小雀斑,其白斑处之毛发也呈白色,其它无特殊不适。投以“如意长短散”内服,另外除外用药配合治疗(方药用法如上述)。患者共服“如意长短散”2剂,使用外用药1奇,病获痊可。

方二:去白散(潘春林,方)。

【构成】枯矾30克、密陀僧60克、硫磺30克、轻粉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调入地塞米松霜即成,逐日擦患处3~5次。

【注释】本方具有看护、燥湿止痒、杀虫解毒、软化表戊之功,对卵白质也有凝固作用。本方为有毒之剂,不可沾唇入眼。用药后局部皮肤可出现潮红或起粟粒样丘疹,20余天后肤色发黑而转正常。浙江省嵊县中病院周超应用此方治疗22例,收效餍足,其中治疗16例,好转4例,无效2例。

【病案例如】袁某,男,24岁,工东谈主。右下颂部、顺眼不规矩形白斑三处,总面积16平方厘米,病程已4年,曾经外地几家大病院皮肤科中西医治疗3年无效。经本方治疗52天,白斑消退,肤色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方三:白斑乌黑汤(郭念筠,方)。

【构成】沙苑子15克、女贞子15克、搜盆子10克、枸杞子10克、黑芝麻15克、白蒺藜15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3首乌10克、当归10克、地黄1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白癜风的发病责之为“肝、肾、脾”三脏,肝贤同源,肝病及肾,肝亏肾虚,则荣卫无流畅之机;外相膝理失养也可致皮肤、毛发变白。本方功在滋补肝肾,化生精血,养血祛风,以濡养肌肤腠理,故服药后能奏效,关于伴发毛发变白者可优先选用。

【疗效不雅察】治疗150例白癜风患者,总灵验率达98%,其中痊可率为95%,显效率为33%,灵验率为55.89%。奏效时候多在1周~2月,少数在2~3月之间。

方四:新通窍活血汤(薛希任,方)。

【組成】川芎9克、赤芍9克、桃仁泥12克、红花9克、老葱白(切碎)9克、红枣7枚(去核),黄酒30克、麝香0.1克(冲服),桔梗15克、浮萍30克、防风9克。

【用法】逐日1剂,水煎服,妊妇忌服。

【注释】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白癜风“血淤于皮里,三、五付(通窍活血汤)不可散漫,再服三十付可愈”。薛氏合计,本病在治疗上应以活血通经为主,佐以宣肺行气之品,故本方是在王氏“通窍活血汤”的基础上,去:鲜姜,加“桔梗、浮萍、防风”而成,意在宣肺行气。

【疗效不雅察】本方治疗30例白癜风患者,总灵验率为80%,其中痊可14例(46.7%),显效7例(23.3%),灵验3例(10%),无效6例(20%)。

方五:白蚀方(朱光斗,方)。

【构成】全当归9克、郁金9克、白芍9克、八月札15~30克、益母草12~16克、白蒺藜12~18克、苍耳草12~15克、云茯苓9~12克、灵磁石(或天然铜)3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朱氏合计白癜风患者,迥殊是女性患者,肝郁现象尤为了得,常“因郁致病”,病后又“因病致郁”,互为影响。因此,疏肝解郁、条达气机、长入气血、祛除风邪是治疗本病的迫切法例之:

加减:

兼见神气焦虑、易怒、大便干结、舌边红、脉数或弦数等热象者,加:丹皮、山栀、蚤休,以清肝泻火;

兼碰面色萎黄、神疲纳呆、脘腹不舒、泛酸、肠鸣、便溏、舌淡、脉濡或弦细等肝气犯脾之象者,加:补骨脂,以柔肝健脾;

兼见乳房结块,加:留行子、元胡、远志、陈皮等。

皮损在头面部,加:白芷、羌活、升麻、桔梗、藁本等;

在胸部,加:瓜蒌皮、薤白等;

在腹部,加:木香、乌药、香附等;

鄙人肢,加:牛膝、木瓜、蚕砂、萆蘚等;

在上肢,加:桑枝、姜黄、鸡血藤等;

泛发性者,加:桂枝、牛膝。

【疗效不雅察】本方治疗100例白癜风患者,总灵验率为90%,显效32%,痊可12%。10例治疗患者经2~5年随访,仅1例于停药4个月后复发,再经治疗仍灵验。

方六:双调祛风汤(来春茂,方)。

【构成】当归15克、川芎10克、黄芪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20克、黑芝麻20克、何首乌15克、黑故纸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用以调补阴阳,治疗风湿侵入毛孔,以致气血淤滞,日久气阴两亏,血不荣肤者。方中当归、川芎,补血活血;黄芪、白术、茯苓,补气渗湿健脾;女贞子、旱莲草、黑芝麻、何首乌,补肝肾益阴血;黑故纸,补肾助阳;甘草,长入诸药。此方气阴两补,阴阳兼顾,不湿不燥,药性和缓,不错燕服,此乃来氏之妙方,足可广而用之。

【病案例如】马某,男,50岁,干部。患者左额、颈项及胸背部均发现点、块状白斑,逐渐扩大,大者如五分之硬币,小者不一,曾用西药未效。1979年6月13日,初诊:面色咣淡,头晕不安寐,口苦干,多梦,心烦易怒,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神疲疲钝,脉细数,此因气血两亏、肾阴不足、营卫失调、血不荣肤所致。即投以“双调祛风汤”4剂。于6月20日复诊,见白斑未扩散,且皮肤白色稍退,照原方再进4剂。6月28日再诊:皮肤已见淡褐色色素,白斑缩小,皮肤散见小白点,有的昭彰消退,患者照此方不绝服用至9月6日,在昆明再会时,见其大部白斑已消失.

方七:顾氏白驳方(顾伯华,方)。

【构成】当归尾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桂枝10克、乌梢蛇10克、白鲜皮10克、地肤子10克、豨莶草1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白癜风在中医学中称之为“白驳风”。《医宗金鉴》中说:“此证自而及颈项,肉色忽然白,状类雀斑,并不痒痛,由风邪相搏于皮肤,致令气血结怨。施治宜早,若相沿日久,甚者延及遍身。初服浮萍丸,次服苍耳膏”。据此,临床上应用活血祛风湿之剂,再以25%补骨脂酊外涂,则可取效。顾氏应用上方治疗白癜风患者其恶果餍足,值得参考模仿。

【病案例如】王某,女,23岁,工东谈主,门诊号:75~9784。

初诊:1975年7月12日。额上一处白斑3~4年,近半年来逐渐发展,向两脸颊沒延扩大,当今已有掌大一片,其他无不适。苔薄,脉平。此乃风湿相搏,气血不和。拟祛风湿、调营卫、和睦血之法。

处方:豨莶草10克、苍耳草10克、浮萍草10克、补骨脂12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白芷5克、桂枝3克、赤芍12克。

二诊:8月11日。服药1月,无显效。白癜风四周色稍紫。苔薄舌红,脉平。久病入络,宜加重活血祛淤、祛风通络之品。

处方:当归尾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桂枝10克、鸟梢蛇10克、白鲜皮10克、地肤子10克、豨莶草10克。

三诊:10月6日。眼药后1个月,病变局部皮肤已有70%色素千里若。嘱前哨续服,1月后痊可。

十七、牛皮癖:

牛皮癣,也称:银屑病,是一种原因不解并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男女老小皆可发病,但以青丁壮居多。可累及躯壳任何部位,但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当作伸侧,常伴不同进度瘙痒,一般夏日松开或所有这个词缓解,冬季加重或复发。临床凭证皮损的不同将其分为:寻常型、脓疱型、枢纽炎型和红皮病型。本病的病因尚不解了,当今合计可能与遗传、感染、代谢阻拦、内分泌影响、神经精神因素或免疫特别等筹商。中医学文件中有好多肖似本病的纪录,如“白癣”、“干癣”、“马皮癣”、“狗皮癬”、“松皮癬”、“白佗”、“佗风”等。其病因病机多由脾肺干冷,复感风干冷邪,蕴于肌肤,致局部气血运行失畅,气久郁则生热,或因风寒外袭,营卫失调,郁久化燥,使皮肤失其所养而成;或因七情内括,气机壅滞,久郁或淤而致,故临症分“血热”、“血燥”、“血淤”等类型施治。

方一:银屑散(刘乾和,等方)。

【构成】樟丹3克、轻粉3克、铜绿3克、铅粉3克、水银3克、鸡骨1具,杉木750~1000克。

【用法】所用鸡骨箔用无盐净水将鸡炖烂,剔除全部鸡肉和肌腱,按照曩昔的中药闷炭的方法,将鸡骨用杉木烧15闷成鸡骨炭(着重切勿将鸡骨烧之成炭),然后将鸡骨炭研成祖末,再与樟丹、轻粉、铜绿、铅粉共为细末,后将水银放入再研,使水银研成用肉眼看不到的或刚看到的细小颗粒即可。将上药量中分14瓜分,包装好备用(配制后应实时应用为妥,久存药效贬低)。

备好洒精灯、支架、石棉网、两根喇叭型长纸:筒(长30公分,粗口径2公分,细口径0.5公分),若无乙醇灯可用简便好处洒精灯代之,若无石棉网可用一张薄铁片代之。治疗时先燃烧酒楮灯,再放上支架和石棉网,网上摊其“银屑散”药粉1份,加热发烟,患者用其喇叭纸筒吸其药烟,纸简细口插入双侧钵孔,粗口瞄准药烟,用口逐渐吸气,直到石棉网上的全部药物不再发烟为止。如斯每天治疗1次,以晚上临睡时为好,一般邻接14天为1疗程。每次抽烟完后,用净水漱口。

【注释】“银屑散”因多用剧毒药物制成,对肝脏有一定影响,故肝功不正常及慢性肝病者,可禁用、慎用或暂无须,治疗中可给予保肝药物。如有中毒响应者,可酌情减量用药,隔日用药,或停药,同期给予保肝治疗,如“静注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6等,口服复合维生素B、肝泰乐”等药物。

【病案例如】王××,男,23岁,工东谈主。患者因全身皮肤起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1个多月,于1973年4月来诊。其时查验可见丘疹名义覆有银白色鳞屑,以胸背部散布较密集,大的如玉米粒,小的如粟粒至绿豆大小。自述晚上奇痒,每晚需用热水冲溶一大把食盐,洗擦患处后方能入睡。诊断为寻常型泛发性银屑病进行期。按“银屑败”方配制药物,嘱其回单元我方治疗。治疗10天后,患者亲来见知,全身皮疹均已脱屑,自第3次治疗后就不再作痒。检察其体,果然全身皮疹已失,只留住一些色素,经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方二:活血疏风汤(民间秘,方)。

【构成】当归25克、川芎15克、红花15克、羌活25克、独活15克、木通15克、荆芥15克、防风30克、麻黄10克、苍术25克、胡麻仁15克、蝉退25克、苦参40克、白鲜皮50克、甘草2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所治银屑病(牛皮癣),中医称“松皮癣、干癣、风癣、白庀”等。其发病系由饮食不节、过食膏梁可口,加之风邪为患,酿成血热或血燥而发。本证除风邪挟湿在肌表而引起作痒外,还有血燥的阐扬。因此治疗上,宜用袪风除湿、和营解毒之法。方中君药以羌活祛风除湿,宣肌肤之闭塞邪滞。臣药以独活与君药相须为用,加强君药之力;苦参、白鲜皮,祛风除湿、杀虫止痛并解毒;苍术、防风,祛风胜湿。佐以蝉蜕、荆芥祛风;麻黄,宣肌腠之闭滞;当归、川芎、红花、木通,养血活血以和营血;胡麻仁,润血燥。甘草,解毒、和中,并长入诸药兼以为使。15味药构成了祛风除湿、和营解毒之剂。

【疔效不雅察】本方治疗不雅察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病程最长辈4年,最短1周。其中15例痊可(皮损所有这个词回报正常,无斑痕,无瘙痒及鳞屑,也无其它自发症状占83.3%;显效2例(皮损大部分回报正带,无或仅符细微瘙痒及小数鳞屑者),占11.1%;好转1例(皮损部分回报正常,瘙痒及脱屑松开者),占5.6%,总灵验率为100%,治疗吋间在17~104天之间。

方三:鸡血藤汤(薜志正,方)。

【构成】鸡血藤30~60克、全当归9~15克、白蒺藜15~30克、夏枯草9~15克、香芷6~1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功能开窍散结,行血通络,养血润燥,活血祛风,主治银屑病(牛皮癣)。气血淤滞是牛皮癣病因的主要设施,由于血淤则生热,淤热化湿,热极生风,而产生“血热、干冷、风热”等相应的一片急性实证。阳证病程久时则久淤血虚、血虚受风,而产生“血虚、血燥、风燥”等相应的一片慢性虚证、阴证。故本方以鸡血藤力主以生血、补血、活血、破血、行血、通七窍、走五脏,治风痛湿痹;并以当归宣通气血,负气血各有所归;以白蒺藜疏肝解郁;夏枯草软坚散结;白芷通络、开窍、活血、散结,使药力透达皮表。本方为补泄兼施、活血祛淤之剂。

【疗效不雅察】治疗不雅察105例,痊可30例,显效46例,灵验20例,无效9例,总灵验率为91.4%。

方四:克银方:

【构成】①、土茯苓30克、山豆根10克、草河车30克、白鲜皮30克;②、生地30克、玄参3Q克、麻仁10克、北豆根10克、苦参10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①方适用于血炎风燥型银屑病,证见基底鲜红或暗红,脱屑发痒,搔破有出血点,大便干,小便黄,或有咽痛、口渴等症,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②方适用于血虚风燥型银屑病,证见皮肤干燥或皮肤皲裂,皮损基底黯褐或暗紫,层层脱屑,瘙痒较重,大便干秘,舌暗淡,脉弦细。

本方一般于服药后1~3周,瘙痒松开或消失,鱗屑减少,皮损变薄变干,基底样子转淡;服药3~5周巵皮损显贵松开,部分运转消退;服药6~7周后,皮损可消退,留传色素灭亡斑。永恒服用本方未发现不良反作用。因本方含有山豆根一药,故临床需慎用。北山豆根无毒性,而广山豆根则不宜应用,因该药有毒,如用量超过6克,就可出现恶心吐逆、不想饮食、腹痛、头痛、眩晕,行走不稳、昆仲发麻等毒性响应。

【疗效不雅察】治疗236例患者,痊可160例,显效35例,灵验27例,无效4例,总灵验率为94%。

方五:加减全虫方(赵炳南,方)。

【构成】全虫9克、干生地15克、当归9克、赤芍9克、白鲜皮15克、蛇床子9克、浮萍6克、厚扑9克、陈皮6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本方治疗牛皮癣。牛皮癣乃相似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因皮损状如牛颈之皮,厚而且坚,俗称以牛皮癣。赵炳南先生在此病的治疗中,多选择合座治疔与局部治疗相鸠合之法:局部治疗多用止痒、解毒等药咅或药粉,合座治疗多以本方施之。本方即以“全虫方”化裁而来(全虫方构成为:全虫6克、皂剌12克、猪牙皂刺6克、刺蒺藜30克、炒槐花30克、威灵仙30克、苦参6克、白鲜皮15克、黄柏15克)。

【病案例如】关××,女,35岁。于1965年8月13日,初诊。患者于1年多前运转于颈部、两下肢皮肤瘙痒,逐渐发展至全身,皮肤变粗变厚,晚间瘙痒加重,致使不行入睡,饮食、二便尚可。曾屡次治疔而不效,前来求治。检査颈部及双下肢伸侧面和躯干部有闲隙铜元大之皮损,肥厚角化,角落不整都,皮纹变深,样子较正常皮肤稍黯,名义有微薄落屑,皮损周围可见散在抓痕、血痂,脉千里弦,舌苔薄白。余诊后,投以“加减全虫方”,外用药以止痒药膏等配合。服药9剂后痒已止,皮损变薄。嘱其再加服“紫云风丸”,以巩固疗效。服“紫云风丸”5日,痛获基本治疗(紫云风丸构成:何首乌120克、五加皮45克、僵蚕45克、苦参45克、当归45克、全虫45克、牛蒡子3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白芷30克、细辛30克、生地黄30克、汉防己30克、黄连30克、白芍30克、蝉蜕30克、防风30克、荆芥30克、苍术30克。共为细末,真金不怕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日服2次,每次服9克、温滚水送下)。

方六:顽癣散(李慕朝,方)。

【构成】椁脑0.6克、铅粉0.3克、白砒0.15克、斑蝥1只,全蝎3只,生草乌1个,雄黄0.3克、硫黄0.3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备用。用药前,先将患处用鲜羊蹄根,蘸醋擦至局部起红晕为止。属湿性流津者,可将“顽癣散”平直撒于患处;属于干性无津者,“顽癣散”可用香油调后涂于患处,日1次。

【注释】“顽癣散”因多用剧毒药物制成,可致局部皮肤剌激性痛楚,少数的还可出现水泡,但停药后自行消退,不需作任那处置。

【病案例如】李×,患颈部牛皮癣己10余年,屡治不愈,时重时轻。严重时延伸至通盘颈部,搔之流津,痒且痛。嘱其应用“顽癣散”。1剂药未始用完,恶疾获基本治疗。以后就怕虽有复发,再用药即奏效,反复治疗1年余而痊可。5年后拜访病东谈主,答其未再复发。

方七:克银汤(朱仁康,方)。

【构成】生地30克、生槐花30克、紫草15克、丹皮9克、赤芍9克、麻仁15克、枳壳9克、麦冬9克、大青叶9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并外用红油膏,逐日涂1次(红油膏配方:红信250克、棉子油2500毫升,黄蜡250~500克。制法:先将红信捣成细粒,与棉子油同放入大铜锅内,置煤球炉或炭火上,熬至红信枯黄色,离火待冷,取去药液,再如温放入黄蜡烙化,离火,调至冷成膏)。

【注释】本方用大剂生地、槐花、赤芍、丹皮、紫草,凉营清热;麦冬、枳壳、麻仁,滋阴润燥;大青叶,重在清火。治疗证属风热郁久、营阴耗伤、化燥化火之银屑病。

【病案例如】袁××,女,46岁。1970年7月2日,初诊。2年来,全身泛发大片红色皮疹,曾在土产货区及外地等病院多方治疗,仍不分季节,历久不退。初起皮疹未几,近几年逐渐增多,简直宽绰全身,大便干秘。诊见肥美体型,头皮、脸面、躯干、当作除双手除外,均见舆图状紫红色皮疹,名义阴私银白色较厚之鳞屑,用手刮之,底面则现筛状出血点。脉细带数,舌质绛,苔净。证属风热郁久,伤阴化燥之白庀风。西医诊断为银屑病(进行期)。治宜凉血清热,滋阴润燥。投“克银汤”10剂,并外用红油膏逐日涂1次。药后皮损逐渐消退,再服前哨加减20剂,隔1月后,除留头皮儿小片皮损未所有这个词消退外,余均平复,且外用药資处皮损消退较快,但未上药处,也趋消退。

方八:苓苦鲜灵汤(李继昌,方)。

【构成】土茯苓15克、苦参6克、白鲜皮9克、苡仁15克、威灵仙12克、胡麻15克、炒山栀6克、苍术6克、云连3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木方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燥湿之功,主治牛皮癣。《医宗金鉴》云:癣证情形有六般,风热湿虫是根源”可知,癬病之因,不过“风、热、湿、虫”四个方面,其治疗原则,也应以疏风清热、渗湿解毒、杀虫为主。李老先生之辨证立法、处方用药旨意,即本于此。

【病案例如】韩××,女,8岁。两手臂及左下肢小腿部起散在性小片皮癣2年多,奇痒难忍,天热尤甚,搔之患部流出小数淡黄水,干后成干澡之癞皮,在××西病院皮肤科诊断为“牛皮癣”,治疗未愈,于1973年3月8日延余诊治。

方用:土茯苓15克、苦参6克、白鲜皮9克、苡仁15克、威灵仙12克、胡麻15克、炒山栀6克、生甘苹6克、苍术6克、云连3克。

二诊:3月26日。上方连服10剂,忠部瘙痒松开,略有痛楚,舌质稍红,苔薄白。守上方,加:川楝根皮9克、榧子9克(捣)续治。

三诊:4月8日。上方服5剂后,瘙痒大减,头略昏,面微浮,脉弦滑,舌质红,苔薄白少津,仍用上方,加:蔓荆子9克,续治。

四诊:4月25日。服上方6剂后,皮癣大部分已消退,脉细弦,舌质淡红,苔薄白少滓,头已不昏,仍以上方,去:蔓荆子,加:皂角刺6克。治之。

后其父亲病来诊,云:其女服上方4剂后,皮癣全退,嘱其忌食鱼腥,以防复发,并服“大健脾丸”保重善后。

方九:复方消银汤(赵威甫,方)。

【构成】生地3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苦参15克、白鲜皮30克、蝉蜕10克、大青叶15克、牛蒡子15克。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注释】银屑病乃皮肤恶疾,病程慢性而遒劲,形成之内因也多缘脏腑功能失调。因此,治疗应从合座开赴,辨证论治。风盛血热者,宜消热泻火;风热血燥者,应以养血润燥为主。但银屑病存在着血淤特征,赵氏在治疗此病的永恒,都使用了活血化淤药物,据临床不雅察,这关于促使疾病的向愈和扼制复发都起了一定作用。清代医学家,唐容川,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一说,凡淤化可使营卫之气达于肌表,祛除及起义风邪。频年来对活血化淤方药作用旨趣的预计标明,活血化淤可改善全身及局部的血液轮回,平直或迂回起到抗炎作用。活血化淤药物的行使,可能通过改善微轮回及皮肤养分阻拦、扼制表皮细胞过度增殖而获取疗效。

【疗效不雅察】凭证1981年12月我国卫生部编制《疾病治疗恶果评定尺度》(征求意见稿)中C神偷拍,银屑病的疗效尺度以及邵氏建议分为三级:临床痊可为皮损全部消退,或仅留有小数不昭彰的点状损害;好转为皮损消退50%以上;无效为治疗1个月皮损无昭彰变化或不绝发展。本组治疗84例,临床痊可40例,占47.6%;好转30例,占35.7%;无效14例,占16.7%。总灵验率为83.3%,平均治疗天数54.5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扫数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无益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姐姐色网址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